来源:券业行家

“坑”?国海证券“流血”解禁,多家同行入股浮亏

在在监管就金通灵案“大开杀戒”之际,收到罚单的国海证券披露了解禁公告。在2023年11月参与定增的多家金融机构,入股半年已有明显浮亏。

新增披露监管函

据财联社报道,2023年度券商文化建设实践评估工作正在进行,券商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级大幅提高。监管重点关注券商证券经营行为或外部事件,涉及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发生声誉风险事件。

要说监管处罚,行家留意到,江苏证监局近期火力全开,对金通灵造假案的中介机构重拳出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简称:大华所)被没一罚五,暂停业务半年。因未勤勉尽责,东吴证券、光大证券、国海证券和华西证券四家券商合计收到七份罚单。

在这份处罚名单中出现的国海证券,行家并不陌生。事实上,行家对国海证券的了解,很多情况下是来自违规处罚事项。比如,旷日持久的“胜通债”案。

而本次,国海证券的违规行为同样历时久远:发生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

未勤勉尽责被罚

江苏证监局〔2024〕60号决定书显示,国海证券在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通灵)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履行持续督导职责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履行相关义务,持续督导期出具的2017-2019年度持续督导现场检查报告存在不实记载,持续督导报告对外发布程序不符合规定等。上述情况违反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37号)第四条第一款、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

而林举、唐彬作为该项目的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对上述违规事项负有主要责任。

据中证协信息,唐彬早年任职于国泰君安;他于2007年7月加入国海证券,2012年10月成为保荐代表人;包括金通灵非公开发行项目在内共签署8单。可以说是资深保代。

另据伟海精英信息,林举自2008年起登记执业于国海证券,2015年初担任保荐代表人,2021年以后离开证券行业,未知下落。

时隔数年,监管处罚“虽迟但到”。这不,江苏证监局于今年4月10日对国海证券、林举、唐彬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而在罚单下发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海证券未发布公开信息。直到5月14日,由江苏证监局公之于众。

同一天,国海证券还有一件大事,解禁。

多家同行定增入股

话说,2022年11月15日,证监会下发“证监许可〔2022〕2875号”批文,核准国海证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633,357,654股新股,有效期12个月。

眼瞅着批文即将到期,国海证券终于有了行动。

2023年10月,国海证券向14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合计941,648,963股,价格为3.39元/股,募资总额31.92亿元。

其中,国海证券控股股东、实控人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西投资集团)出资9亿,获配2.65亿股;广西投资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西金投)和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恒集团)分别出资8亿元和3亿元,获配2.36亿股和0.88亿股。以上三家股东锁定期60个月。

包括国泰君安、诺德基金、财通基金、华安证券、UBS AG、摩根士丹利广发证券和兴证全球基金在内,11家投资机构合计获配3.516亿股,锁定期均为6个月。

有这么多同行捧场,国海证券顺利完成了定增。行家原以为是皆大欢喜的场面。然而,后续的发展,出乎行家的意料。

解禁在即股价走低

5月14日晚间,国海证券公告称,前述11家股东所持3.516亿股解禁,将于5月17日上市流通。解禁股份占国海证券股份总数的5.51%,这一比例并不低,可能会影响二级市场表现。

遗憾的是,这段时间国海证券的股价表现并不乐观。

2023年下半年,国海证券股价一度达到4.5元/股。但在定增完成并上市的2023年11月17日,股价为3.78元/股。在解禁公告发布前的5月14日收盘,股价为3.36元/股。解禁公告发布后第一个交易日,也就是5月15日,继续下跌至3.28元/股。

这就有些窝心了。定增入股的股东,辛辛苦苦等了半年,每股亏损了9分钱。金额虽然不大,但对这些有着专业能力的金融机构来说,可能是伤面子的事情。

四年未见公开研报

说起金融机构的能力,行家还有发现。

据Choice数据,国海证券最近一周至少对9只股票发布了10份研报,评级均为“买入”或“增持”。除长城汽车一只股票上涨外,其余9只均出现了下跌。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海证券自身似乎不太受“待见”。

行家统计了新浪财经收录的针对国海证券的个股研报:2015年有4份,2016年有7份,2017年有6份。在断层之后,日期最近的1份是东北证券于2020年4月进行的点评。从那时起的四年多时间里,未见券商发布公开研报。

考虑到定增入股股东的亏损,或许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券商同行是不是默默的表示,不看好国海证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