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周口日报

□吴继峰

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电子屏幕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教育领域。电子屏在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便利,如资源丰富、信息更新迅速、交互性强等。然而,过度依赖电子屏进行教学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对纸质阅读能力的削弱、对课堂互动的抑制等。

过度应用电子屏教学有损学生视力健康。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干涩、近视等问题。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的眼睛正处于发育阶段,长时间使用电子屏更容易造成视力损害。因此,减少电子屏在教学中的使用时间,鼓励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远眺等,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视力负担,预防近视的发生。

过度使用电子屏教学削弱了学生的纸质阅读能力。电子阅读虽然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但也存在信息碎片化、阅读深度不够等问题。而纸质阅读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文本中,深入思考、品味文字的魅力。通过少用电子屏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纸质书籍、报纸、杂志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过度使用电子屏教学降低了课堂互动效果。传统的板书、实物展示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分享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少用电子屏教学,教师可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完全摒弃电子屏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子屏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例如,在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时,电子屏能够更好地呈现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在远程教学和在线学习方面,电子屏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条件,合理利用电子屏等现代教学手段,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为平衡电子屏应用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互补关系,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电子屏的使用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依赖电子屏;加强对学生视力的关注和保护,如定期安排视力检查、提醒学生注意用眼卫生等;鼓励学生进行纸质阅读和户外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身体素质;加强课堂互动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②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