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为四川凉山州送去“魔法课”

宁波支教夫妇带出一个银龄教师支教团

记者 应磊 通讯员 吴浩东

本报讯 (记者 应磊 通讯员 吴浩东) 5月15日,在四川凉山州,78岁的“魔法爷爷”忻元华和妻子滕崇开启第九次支教之旅。这一次,11位宁波退休教师一同前往,支教的科目也增加了。

在凉山,退休教师追随忻元华的脚步,共同开启“甬有银力·点亮未来”银雁支教行动——他们将奔赴喜德县、越西县等地的中小学校,进行教研帮带、导师带徒等支教行动。

忻元华曾任宁波一所高校的副校长,退休后他发挥专业所长,为孩子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和实验活动。从2015年开始,他便投身偏远山区进行义务支教,从当初一个人,到后来夫妻两个人,他们陆续点燃近两万名学生的求知梦。

夫妻俩教学经验丰富。忻元华上科普实验课,用一个个现场实验开启孩子的求知欲,滕崇则为孩子带来心理健康知识。他们被孩子们称为“魔法爷爷”和“知心奶奶”。

这一次去凉山州,忻元华夫妇又带上了一大箱子实验器材。如今,忻元华一堂课就能做十来个实验。三分钟制冰、用磁悬浮飘起苹果、模拟火箭发射、摩擦起火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忻元华说:“实验带给孩子们震撼,这是最好的科学启蒙。”

忻元华夫妇的义举影响了很多人。今年初,宁波市委老干部局、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向宁波本地退休教师发出倡议,意在组建宁波银龄教师支教团队,以“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方式,组团式为凉山中小学校开展教师培训,提供教育教学指导和学科建设支持。

倡议发布短短一周时间,支教活动就吸引了50余名退休教师报名参与。这两天,包括忻元华在内的首批13名老教师前往凉山州支教。宁波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银龄志愿者采用“师带徒”的方式,与受扶学校的年轻教师结对,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快速提升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

这次来到凉山,奉化溪口中学教师陈引伦专门准备了几十个课件,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专业知识,“我尽可能多把现有资料带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年轻老师提升教学能力。”

一批同仁加入支教事业令忻元华欣喜,他对这支队伍充满了期望,“我们计划从今年10月起进一步推广银龄教师赴凉山支教工作,逐步覆盖该州由宁波派出干部担任校长的13所中学,未来希望每年有50位退休教师赴凉山州支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