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追着这部热剧,到星星的故乡——

看“诗和远方”如何酿造“紫色梦想”

本报记者 王 刚

“电视剧《星星的故乡》拍摄地就是我们宁夏的部分酒庄,剧中每一个场景的拍摄、每一个角色的演绎,都仿佛把我们自己的生活搬上了荧屏。宁夏这片土地上的中国葡萄酒人,就像天上的星星,也许单独的一颗或者两颗不能被人们记住,但是汇聚在一起,他们的故事就是让世界惊艳的璀璨星河。”宁夏农垦酒业有限公司首席酿酒师俞惠明说。

5月14日晚,由中央电视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单位出品的电视剧《星星的故乡》在CCTV-1黄金时间首播。该剧拍摄取景涉及西夏王、志辉源石等多家宁夏酒庄,酒庄很多从业者成为剧中的群演。他们通过这部热剧,向全国各地游客递上“紫色名片”,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贺兰山东麓如何用“诗和远方”酿造“紫色梦想”的故事。

作为这部电视剧的主要拍摄地之一,在剧中,西夏王酒业化名为“国营第一酿酒厂”。1984年,宁夏第一家葡萄酒厂——玉泉葡萄酒厂建设落成,也就是后来的西夏王酒庄。作为宁夏第一家酿造出葡萄酒的企业,西夏王酒业曾创造了多个宁夏第一:种植了第一片葡萄园,生产出第一瓶葡萄酒……

以前,宁夏的葡萄酒只是世界葡萄酒舞台的“配角”和“观众”。而今,因为地处业界公认的“黄金纬度”,拥有地势均衡的“黄金海拔”,加之黄河水的哺育、贺兰山的呵护、光热风的塑造,宁夏贺兰山东麓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年轻的葡萄酒明星产区”。

自酿造出第一瓶葡萄酒开始,宁夏就对标世界主要葡萄酒产区,借鉴世界先进模式,走上了一条以产业体系为本、以文化体系为魂、以话语体系为要的发展路径。

2021年,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两大“国字号”平台的落户,宁夏葡萄酒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如何将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如何开启宁夏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征程?答案就在“葡萄酒+旅游”这个话题中。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在《星星的故乡》中,取景拍摄的宁夏汇达阳光生态酒庄成立于2013年,走进酒庄,红墙灰瓦的中国风建筑质感扑面而来,小院地面由灰砖铺就,橡木桶陈酿区为陕西窑洞造型……这座地道的中式酒庄,历经十余年的沉淀,正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酒庄酿酒师李财及营销人员丁学蓉在《星星的故乡》中扮演酒庄工作人员。第一集播出时,李财一度落泪,他从1999年提着铁锹挖葡萄沟开始,一步步成长为金奖酒酿酒师。他说:“这些年,我们不断探索酒旅融合的发展路径,见证酒庄一天天发展壮大。当然,这不是葡萄酒第一次和延伸要素擦出火花,美酒嫁接旅游早已成为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标配。”

目前,在宁夏百余家酒庄中,A级旅游景区酒庄已达14家,其中4A级景区酒庄4家,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40万人次,由旅游带动的葡萄酒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0%以上。

酒庄游的品鉴环节是游客与葡萄酒拉近感情最直接的方式,源于品鉴,游客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有了更多的认知,这是葡萄酒与游客之间建立的初级好感。“这种有感情、有温度的订购,客户粘性很大,回购率非常高,而且1个游客可以带动若干个消费者,实现葡萄酒1+N的销量。”志辉源石酒庄总经理袁园说,当前我们的葡萄酒70%至80%的销售量都是由文旅带动销售的,我们已经从最传统的经销商销售模式转变为现在的文旅带动销售模式。

近几年,宁夏加快推进“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推动葡萄酒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开发酒庄休闲旅游产品,充分释放“葡萄酒+文化旅游”特色资源优势。宁夏还发布了20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精品线路产品,推出5套贺兰山东麓配餐产品,以酒庄为点,将葡萄酒与宁夏特色美食融合,与周边旅游景区串联,使游客的酒庄休闲之旅体验感更强、旅游层次感更加丰富。

“良好的酒庄游体验让游客对酒庄、对葡萄酒产品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产生了情感上的认同。每年销售的三分之一葡萄酒都是游客消费的,他们的回购率也相当高。近几年,宁夏文旅部门加快推进‘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将贺兰山东麓打造成世界级葡萄酒旅游目的地,酒旅融合这张名片正在变得更加闪亮。”夏木酒庄庄主张湃说。

如何进一步推动这张“紫色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酒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宁夏将葡萄酒作为文化旅游营销推介过程中最独特的IP和核心吸引物,重点在整体营销和创新模式上下功夫,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14个重点客源城市公交车、地铁、游船的13万块多媒体终端,持续开展宁夏整体形象和葡萄酒宣传。

“宁夏被誉为星星的故乡,作为‘二十一景’之一的‘宁夏酒堡’如今正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在酒旅融合的道路上,与贺兰山东麓其他景点‘珍珠’串成‘项链’,融入文旅产业链中,用诗和远方酿造紫色梦想。”宁夏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负责人王光华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