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发布了TBB中国品牌价值榜(TOP100),入围榜单的百家企业的品牌价值总和升至149833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136234亿元,品牌价值总和增加近10%。

字节跳动以近万亿的品牌价值首次入榜并名列榜首,去年蝉联榜首的腾讯排名第二。

TBB,意为 THE BEST BRAND ,这是自首个“中国品牌日”活动以来,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连续第八次发布“TBB品牌价值榜”。榜单重点关注企业营收、利润、研发等对品牌资产的影响,同时关注品牌的稳定性、成长性、市场力、影响力等要素。

根据榜单,前37位的品牌价值均超过了千亿元大关。排名前10的品牌价值总和达57820.74亿元,占品牌价值榜总价值的四成左右,进一步印证了头部品牌价值在市场中强势的标识度和显示度。

从品牌价值来看,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强势品牌的集聚度较高。北京、广东、上海三地品牌价值总和均超过万亿元,分别为83497.01亿元、23739.66亿元,16975.41亿元。

其中在北京聚集的中央企业入榜企业品牌价值总和为64662.82亿元,不仅占全部百强榜单总价值的43%,也占到北京总入榜企业品牌价值的77%。广东入选企业虽比上海少两家,但凭借腾讯、华为、比亚迪等民营企业,品牌价值总和超过了上海,排名第二。

从入榜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有16个省市自治区的品牌进入了百强品牌价值榜行列,其中,北京有43家,上海有14家,广东有12家,浙江有7家。

共有49家智能制造企业上榜,在入选品牌数量上遥遥领先,品牌价值总和45902.71亿元,占榜单总价值的30.63%,品牌价值总和位居各产业门类之首。

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认为,49家入榜品牌在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推动下,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了中国实体经济完善的产业链韧性,以及持续稳健向好的态势。

互联网应用企业的品牌价值持续走高。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商等领域,今年共有12家企业进入百强榜单。

作为中国品牌经济重要增长极,在金融业领域共有21家企业上榜,品牌价值总和达39775亿元,占榜单总价值的26.55%,中国工商银行位列榜单第三。

界面新闻注意到,共有38家民营品牌进入榜单,包括小米、联想、格力、美的、海尔、携程、阳光电源等,品牌价值总和为59406.18亿,占榜单总价值的39.65%。

作为融合机械、电子、计算、感知、视听、储能等多项技术复合的汽车制造产业链领域,配套企业宁德时代排名23位,依然延续去年“面粉比面包贵”的传奇,位列汽车行业第一。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出口等高价值增长因素,上汽集团品牌价值比去年增长四成多,品牌价值仅次于宁德时代、位列整车厂第一。入榜的汽车企业还包括比亚迪、北京汽车、长安、长城、吉利等,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唯一代表,理想汽车首次入榜,位列88位。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部分头部地产品牌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大而不强现象突出,近几年已陆续跌出百强榜。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表示,受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房地产、建筑、航空运输等领域的一些曾经多年霸榜的品牌,近几年已陆续退出百强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咖啡、蜜雪冰城等新品类品牌近两年增长势头较猛,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认为,这些成长性显著的候补品牌,在可见的未来将进入百强榜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