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5月16日电(记者钱铮)近两年,俗称“食人菌”感染症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患者在日本持续增多。日本神户大学、名古屋市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找到一种低分子化合物能抑制这种细菌感染,为进一步研发相关治疗药物提供可能。

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是一种由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综合征。该病致死率超过30%,所以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初期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烧以及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症状,并可能伴有低血压。之后患者可能出现软组织病变、呼吸和肝肾功能衰竭,并可能迅速进展至严重的休克。

根据神户大学日前发表的新闻公报,溶血性链球菌通过分泌一种DNA(脱氧核糖核酸)酶来破坏人体屏障系统进而感染人体。实验发现,一种被称为Mn007的低分子化合物在水中凝集起来时具有特异性抑制该DNA酶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人的血液中添加Mn007,可以抑制血液中溶血性链球菌的繁殖。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患者在感染“食人菌”后数天内疾病会迅速恶化,即使暂时性抑制细菌繁殖也会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作为DNA酶抑制剂,Mn007不仅有望用于治疗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也为研发新型酶抑制剂药物提供了方向。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此前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共报告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病例941例,创下感染人数新高。截至5月5日,今年累计感染病例已达801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