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陈景安 王夏城

“一季度累计投资项目102个,投资总规模177.64亿元,实现基金集群规模752.35亿元,推动鹏辉能源、棒杰新能源等重大产业项目高效落地。”5月16日,记者从衢控集团获悉。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压茬推进“五链”融合,迭代打造工业强市2.0版。在5月9日召开的我市全面实施“五链”融合深化工业强市第六次工作例会上,“招大引强、企业培育、科创平台赋能、人才项目落地、资金赋能、增值服务、市县一体”七大融合场景的典型案例出炉。这七大场景做了哪些创新,给人怎样的启示?

作为我市的资金链牵头单位,衢控集团认为,我市六大主导产业,以投促引、以投促收、以投促聚,完善资金全过程参与、基金全周期支持、服务全市域保障,大力开展资本招商,以“链”式投资服务激活了主导产业“聚变效应”。

一个项目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正是因为我市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大好高”项目才会源源不断。总投资110亿元的衢州先导稀材项目,资金需求量大、进度要求快,项目成功落地是衢州大抓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的生动实践。

项目要落地,单单注册资本金需落地方协调出资22.05亿元。面对这一庞大的投资体量,坚持“资金挺在项目前面”是资金链服务重大产业项目的基本法则。衢控集团联合智造新城巧设基金架构,先行组建专项基金,并抢抓省“4+1”基金组建契机,找准最具竞争优势、体量规模最大的新材料产业,撬动省产业基金顶格出资支持先导稀材项目,圆满解决首期项目落地的资金需求。

在服务先导项目过程中,省市团队充分发挥“1+1>2”效应,打好投资运作“组合拳”。省金控积极发挥操盘作用,落实“4+1”基金组建方案、投资决策、风险防控等制度体系,夯实投资管控基石;衢控集团“流程端”严格落实、“项目端”精准出击,是全省唯一带项目过会的“4+1”基金,也是全省唯一一支带项目提请审议的基金,2个月时间推动先导项目顺利完成基金投资、向上引资全流程。

多部门协同发力,也是推动项目快速落地生根的关键。正是由于衢控集团联动市财政局、市国资委等单位“政策端”超前谋划,才得以加强了资本的“引力”、提升了投资的“定力”、增强了管理“活力”;省市合作默契,高端新材料基金落地以来运行质效良好,已投金额37.69亿元,投资完成率75.38%,进度全省遥遥领先。

先导项目产业方十分认可衢州的营商环境及干部高效务实的作风,主动提出愿意再出资10.5亿元,在衢组建规模30亿元的先导产业链基金,力争合力推动衢州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三大启示

从“个例”到“通用”,我市通过不断总结项目成功招引经验,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衢州资本招商新路径。

锚定主导产业是根本。我市坚持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强化“五链”融合,六大标志性产业链聚链成群日益凸显;依托特色产业,资金链“围着产业转,聚焦融合干”,构建覆盖全周期、全产业链、全市域的基金矩阵,不断彰显“以投促引、以投促收、以投促聚”作用,实现“五链”加速融合。

坚持资金赋能是核心。我市始终坚持资金挺在项目前面,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领撬动作用,全速全力向国省基金、头部地区、头部机构争取资金,合力推动重大项目投融资落地。同时,持续扩充资本朋友圈合作能级,携手头部企业、高能基金、头部科研(技术)团队共投共引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完善融投贷保租担金融服务链条,以全方位金融赋能,帮助越来越多项目“从无到有”、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

聚集人才创新是关键。随着主导产业链不断发展,专业人才队伍作用更为突出。我市坚持把钱花在刀刃上,将资金投入六大主导产业、科技人才关键环节,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深化与高校院所联动、协同优化基金运作机制、提升全市域联动合作,市域一体全面提升资本、人才、创新等要素的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品牌效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