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温州日报

培育硬科技企业52家 50多项成果落地开花

国科温研院:奋力追“新” 向“质”跃升

国科温州研究院。汪国顺 摄

叶方富研究员团队在讨论科研问题。

通讯员 李青 卢雅楠 记者 周大正

基于新型微流控开发柔性裙摆状微纤维助力液体输送;《干细胞产品的大规模制造》等项目与企业达成投资合作意向……连日来,国科温州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多个科研项目研发、多项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

国科温州研究院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赋能地方发展为使命,竞逐生命健康产业新赛道,在体制机制创新中先试先行,在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关键领域与重点方向攻关、创新成果转化模式构建、平台能级提升上下足“深功夫”,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五年来,研究院已培育硬核科创企业52家,50多项成果落地开花,多个项目获得社会融资,累计融资额约4亿元。

让科技成果走出“围墙”

携手杭州万事利集团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合作项目“新型丝素蛋白应用”进入中试实验阶段;与浙江百菲乳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研制多款功能性乳制品即将上市……近年来,国科温州研究院积极探索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的温州模式,着力打通“研究—成果—产品—市场—产业”全链转化通道,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院企联合研发中心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之一,也是深化科技赋能、写好与企业合作文章的重要举措。”研究院副院长叶方富表示,从研发到成果,再从成果到生产、到市场,最后再反哺新的研发,联合研发中心完成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循环,实现“1+1>2”的效果。目前,研究院与企业共建10个联合研发中心,涉及创面修复材料、海洋功能食品等领域,通过联合研发中心加速结出“产业硕果”。

院企联合研发中心模式仅仅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上的一个支点,为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加快奔向生产线,本月底,研究院建设的医疗器械CDMO平台即将启用,发力推动医疗器械项目转化。

作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国科温州研究院在打通全链转化通道上充分运用灵活的机制和资助政策,创办国科温州科技发展公司,对研究团队项目进行小额直投;实施“先投后股”,对团队的科研投入在项目融资时转为股权;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全力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加速攻关关键技术出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生命科学显微镜几乎依赖进口,为了解决生命科学显微技术领域科研仪器研发的“卡脖子”问题,该院戴陆如研究员领衔的生命健康显微成像团队开启自主研发之路。成功研制了极具特色的显微成像设备,其中“快速超高分辨双光子显微镜”成像空间分辨率是国际商业化产品的2倍,时间分辨率达到10至30倍。

以自主创新打破国际大公司对该技术的垄断,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科研装备支持。研究院一方面紧扣“卡脖子”问题、重大产业创新需求,组织攻关,创新破难。另一方面瞄准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一系列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五年来,研究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大攻关、大协作”为组织模式,围绕生物医学物理、生物医用材料、智能医疗设备等主攻方向进行前沿科研布局,建立四大创新中心,攻坚一批核心技术,承担一批重要科研任务,解决一批关键难题。研究院累计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330多项,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1400余篇。

“无论是0到1的突破,还是1到N的跨越,都需要多方的合作共享。”叶方富副院长认为,只有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研究院积极构建广域协同合作生态,与国内外30多家高校院所开展全方位合作,协同攻关,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放大人才“乘数效应”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不久前,研究院迎来了一位法国科学院、德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三院院士的全职加盟,截至目前该院已有3位全职院士。

一直以来研究院都以“大人才观”为理念,引育并举,留用并重,打造有核心引领作用和跨学科辐射效应的人才队伍。以院士为引领,以才引才、以才育才,快速集聚一批顶尖人才在温州创新创业。目前,研究院已汇聚52个创新团队,国家级、省级人才40余位,与温州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共建20余个联合培养基地,获批成为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人才乘数效应日益凸显。

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当下,研究院正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制度等,为人才发展“松绑”,让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早期拔尖人才的培养是科创生态培育的重要一环。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国科温州研究院携手龙湾区人民政府,共建“幼小初高”贯通全学段的国科温州学校,构建“科技学校”的矩阵,全面开启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摇篮”。“实施‘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办学’‘在科学家身边成长’计划,构建从幼到高一体化的识别、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通道。”国科温州学校总校长陆云泉表示,大中小一体化拔尖人才培养,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好苗子”早日起飞。

为进一步拓展科教融合育人模式,国科温州研究院的百位博士担任温州百所学校科学副校长,开展科学教育,与科学教师结对优化课程,同时大力开展科学家助培计划、院士进校园、科学家课堂等,研究院入选了浙江省首批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单位。当前,国科温州研究院正持续下沉科教资源,推进大中小一体化拔尖人才培养新范式,为温州科创生态培育、强城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国科温州研究院叶方富副院长表示,新型研发机构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未来五年,研究院将紧扣省“重大科创平台提能造峰行动”,着力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在科学研究上“开新局”,在成果转化上“解困局”,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头雁效应”与战略支点作用,持续向高处攀升,让更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焕发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