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观点

选择自招学校正趋理性

“学生自招笔试感受不同,有的觉得笔试有难度,也有人反映难度适中。”岛城一所优质中学的老师认为,作为一场选拔考试,试题中难免会设置一些“坑”,来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总体来说,今年自招笔试题目较灵活,结合前沿科技等场景,且试题阅读量比较大,引导考生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实际上,这是中考的大方向,更是与当下的高考接轨,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为中考的另一次机会,家庭在选择自招学校时,难免产生“摸高”想法。不过,记者在自招笔试现场采访发现,有的家庭面对自招正趋于理性。“其实孩子自身比较努力,原计划冲击青岛二中自招,综合考虑最终还是放弃了,选择了青岛二中附属李沧学校。”一位考生家长说,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选择。

在岛城一所初中的老师看来,即便在自招时想冲一冲,多数学生会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根据中考自招政策,今年共27所学校开展自招,总体自招计划仅3500人。这意味着,在自招笔试和面试过程中,注定会有学生面对失利。“自招环节结束后,马上会迎来中考。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应该及时调整心态,抓好基础知识,争取一个不错的中考成绩。”这位老师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