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付明丽

“姐姐,我找到工作啦。”在第34个全国助残日之际,山西省平顺县特殊教育学校19岁的应届毕业生梁江涛,在经过半年的木雕学习后,成功获得了当地非遗木雕工坊的工作机会。在平顺特校,像梁江涛这样毕业前就找到工作的还有3人。他们有的立志要当木雕手艺人,有的成为了淘宝主播。

近日,山西省平顺县政府、山西省博物院、阿里巴巴公益、魔豆妈妈共同在平顺县特殊教育学校举办了系列助残活动。活动中,阿里巴巴职业教育公益学习平台“橙点同学”宣布,将与山西平顺特殊教育学校展开合作,以该校为试点,建立无障碍学习专区,未来计划覆盖全国100所特殊教育学校,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

平顺县位于太行山深处,晋冀豫三省交界,这里有数不清的国宝古建,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被誉为“中华古代木构建筑博物馆”。然而,由于地理条件和产业限制,这里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0年刚刚脱贫摘帽。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关注,平顺特校成为了推动助残工作的重要力量。

平顺特殊教育学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为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肢体残疾等不同缺陷的孩子提供学习培养服务。学校校长岳开英深知,让特校学生毕业后能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是她最大的心愿。为此,学校积极寻求外部支持,探索适合特殊孩子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2019年起,阿里巴巴公益开始定点帮扶平顺,派驻乡村特派员林冬虹来到当地助力发展。

(林冬虹特派员在发布会现场发言)

去年,在当地政府、魔豆妈妈、阿里巴巴公益及淘宝爱心商家的支持下,平顺县建起了一所非遗木雕工坊,为当地困难的妈妈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全程参与工坊建设的林冬虹偶然与岳校长聊起让特校孩子们尝试木雕打磨的想法,于是她们找到了工坊的技术指导、山西省级非遗木雕传承人任安勤,希望他在特校开设木雕课。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木雕课成为了平顺特校的固定课程,每周二、周四下午上课。十多名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成为首批木雕生。

(木雕工坊里同学们正在打磨木雕)

(木雕工坊师傅介绍同学们的木雕作品)

(同学们制作的木雕成品展示)

事实证明,这些孩子做打磨的工作比正常人更认真,更有定力。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木雕打磨和抛光的技巧。梁江涛、王旭兵两位同学也成功拿到了木雕工坊的工作机会。

(活动现场杨宇乐演唱感恩的心)

除了木雕行业,电商直播等新兴行业也为特校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张梦格、杨宇乐两位女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但口头表达能力都十分优秀。在林冬虹的引荐下,她们走进了阿里巴巴公益在平顺落地的电商直播基地。尽管直面镜头是她们的第一道难关,但通过一个多月的直播培训和实习,两位女生已经能够独自操作直播间。

“这份工作很有意思,我喜欢当淘宝主播。”杨宇乐说。

家长们也非常支持孩子从事淘宝主播行业,送他们去培训的时候,张梦格的妈妈感动地落泪了:“真没想到,我家这个姑娘笨笨的,还真能搞直播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