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荆菁)“老街不仅要讲好历史故事,还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5月18日上午,熙攘的汉口街头,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这场“知行课堂”正是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创新推出的“八七红·共享思政课”课程模块之一。

适逢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开展“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新篇”主题活动,并举行“八七红·共享思政课”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将纪念馆多年来推出的优质课程进行资源整合并创新性开发,全新推出“博物知履”“知行课堂”“非遗新传”三个课程模块,将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并通过数字赋能,打造云端思政课,实现课程共享,思想共振,让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活动由湖北日报客户端全程直播,同时参与到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抖音集团主办的“与博物馆同行”文创礼遇季系列直播活动中,20余万观众参与这堂“共享思政课”。

博物知履:镇馆之宝·馆长说

在纪念馆序厅,副馆长赵丽将国家一级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馆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与希望的象征。它定格了一段红色记忆,寄托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嘱托和期许。”

纪念馆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推出“共享思政课——博物知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将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格局,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知行课堂:老街新韵

主会场热情高涨,分会场同样精彩纷呈。

纪念馆邀请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陆鸣作为直播嘉宾,漫步于“八七”会址片历史文化街区与一元路片历史文化街区,在老街中感受城市深厚的文化根脉,体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律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为增加“知行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纪念馆特别打造“武汉文旅地标AI打卡拍照”程序,与博物馆“合影”,与文物“对话”。

当天,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与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客舱服务部共同打造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航班由武汉飞往博鳌,旅客们将聆听“八七红”东航客舱部志愿者们带来的“知行课堂”。红与蓝在这里再度交织,将武汉的人文历史带上天空,弘扬东方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非遗新传:湖北陶·马口窑

纪念馆旁的黎黄陂路青春市集人潮涌动,不少游客在“八七红色文创展示区”驻足,听工作人员介绍今天首次展出的红色文创——陶韵传世·湖北马口窑。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携手马口窑非遗传承人,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相融合,以“非遗新传”的创新形式,让每一件陶器都成为讲述历史故事的生动载体。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宣教部荆菁接受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采访时说:“‘八七红·共享思政课’的特色在于‘共享’。通过网络将多年来的研究传达给观众,突破思政课教育的空间限制、受众群体限制,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观看。大家可以关注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的官方公众号、抖音,了解系列主题活动。”

【责任编辑:教育事业部值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