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合肥日报

袁芳

5月18日~19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在合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精心筹划,科学岛园区、聚变堆园区、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对公众开放。充满神秘感的研究机构向公众打开大门,让公众可以与科学实验设施、科研人员零距离接触,引发热烈反响。

作为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有着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在紧抓科技创新的同时,合肥大力发展科普产业和科普事业,扎实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推动科创科普与文旅融合发展,聚力打造“科技创新看合肥、科普研学到合肥”品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普之城。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城市科普能力的提升。作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公众科学日”既有“高大上”的前沿科学,也有“接地气”的趣味科普。“公众科学日”活动的持续举办,有利于拓展科普资源,激发科普活力,引领城市科普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公众科学日”是公众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渠道,更是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未来创新科技发展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参与活动中,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将得到提升,并在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由此观之,“公众科学日”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活动本身,还在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在于促进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至今已举办了二十届,在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科普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期盼更多科研院所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履行科普的社会责任,让科创科普IP成为合肥鲜明的文化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