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初夏的清晨,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复兴镇小黑信子村,村民隋利英与丈夫一起在院里侍弄着葡萄架,期待着数日后的收获。

隋利英家以前的园子里只种着大白菜,由于没有固定销路,收入没有保障。后来村里发展有机葡萄种植,他家及时转了型。“刚开始种植时没有经验,葡萄的产量低、串型不好、病虫害还多。针对这些问题,村党支部安排种植户到各地交流学习,请来专家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如今,我家种植的葡萄不仅颜值高,而且口感好,每到成熟期,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如今,隋利英凭着6棚葡萄一年有十几万的收入,葡萄种植成了她家致富的“甜秘方”。

近年来,小黑信子村积极发展大棚葡萄种植、采摘等庭院经济,把葡萄产业发展成为有品质、有口碑、能富民的特色产业。

庭院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村民开辟了增收新路径,还美化了居住环境。这几天,霍尔奇镇富贵村的李仁和也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忙碌着,“一亩多的地种上糯玉米,每年能产6000多穗呢,而且小院里郁郁葱葱、干干净净,心情非常舒畅。”李仁和说,玉米种子是合作社免费发放的,玉米成熟后,合作社按每棒0.6元上门回收,这一亩多地每年可收入3600多元。

华之园农副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铁介绍,合作社给村民无偿提供种子,玉米成熟后经过加工储存,反季节销售,可实现菜园子经济收入最大化。目前,合作社已与周边100余户农户达成合作,预计生产糯玉米40万穗,带动周边至少70户农户就业增收。

“小”庭院撬动乡村“大”振兴。近年来,阿荣旗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推动以庭院经济为主导的“短平快”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房前屋后“小庭院”打造成乡村振兴“致富园”。2023年,累计发放庭院经济补助资金1776万元,带动6120户贫困户、监测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年,庭院经济发展实现牲畜养殖2.3万头只,甜玉米种植8930.93亩,中草药种植扩大476.6亩。2021年以来,阿荣旗有20户家庭被评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个村被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村。

庭院虽小,作用不少。庭院经济的不断发展,让阿荣旗实现了以家庭小美点缀乡村大美,让村民生活更富裕,环境更美好。(郭伟伟 赵晶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