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石家庄主会场活动举行

发布研学线路 推出原创展览

本报讯(记者 刘 迪)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当天,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石家庄主会场活动在灵寿县博物馆举行。

此次活动由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灵寿县人民政府主办。当天,市文旅局发布了6条博物馆主题精品研学线路,分别为历史文脉探源之旅、红色基因传承之旅等,旨在为广大文博事业爱好者和青少年学生朋友打造独具魅力的石家庄研学产品,探寻石家庄发展历史轨迹。

同时,市文旅局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签订了《考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灵寿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与灵寿县教育局签订了《馆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主会场举办了《千古探秘——西木佛商周出土文物专题展》。此次展览是灵寿县依托西木佛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源举办的一次原创展览,首次展出2022年西木佛商周遗址出土的文物141件。其中,“车马坑”是河北省发现的首座晚商时期车马坑,其发现为研究晚商时期车马舆服制度补充了资料,也为探讨晚商时期冀中南地区与王畿关系、交通往来等学术问题提供了依据。

除了主会场,石家庄市“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紧扣主题,内容丰富。全市各博物馆通过联合办展、交流展览等方式,策划了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展览;积极开展了“故郡遗址与中山国”“赵州历史文化”等系列公益讲座;举办了党建主题教育实践、中国传统技艺互动体验等一批精彩活动;并将持续开展“五进”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博物馆文化魅力。

近年来,石家庄市博物馆事业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市县博物馆数质齐升,不断取得新成绩。2023年,新增市县级备案登记博物馆17个,同比增长50%,全市博物馆数量已达72家;举办临时展览123场次,开展社教活动1624场次,观众570余万人次。未来,石家庄市文旅系统将紧扣主题、精准发力,采取市县联动、馆校合作的方式,统筹推进不同层次、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博物馆均衡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文化自信可感可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