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政府搭台 银企“牵手”

让外资企业发展信心“豫”来“豫”足

2023年,河南存量外资企业有近3000家,占全省经营主体近千分之一,却创造了1万亿元的营收、3724亿元的进出口、217亿元的税收。

□本报记者 宋敏

让外资项目建设支持政策直达市场、让金融机构晒“家底”解读信贷扶持举措、让外资企业分享落地河南经验感受,5月16日,2024年全省重点外资项目投资计划发布暨政银企对接会在郑州举办,开启一场政银企三方“无缝连接”、开放共融的合作之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去年以来,我省通过举办重大经贸活动,签约了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我们举办这次活动,就是希望凝聚各方共识,持续优化开放的营商环境,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鼓励和促进外商再投资,营造项目建设良好氛围,巩固外资在豫发展信心。”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2023年,河南存量外资企业有近3000家,占全省经营主体近千分之一,却创造了1万亿元的营收、3724亿元的进出口、217亿元的税收,并让35万人直接就业。“在豫外资企业及其供应商通过资本、技术、原材料、产品、服务等要素跨境流动,使我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有效提升了我省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说。

当天发布的64个重大标志性外资项目,总投资近700亿元,单体项目质量高、上规模、发展前景好、带动效应明显、投资回报有保障。吸引这些外资项目在河南落地生根,离不开政策的保障、金融的支持。

对本次投资计划中的项目,各地将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推进机制,每个项目挂图作战;精心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落细系列惠企政策,为外资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融资+融智”优势,在贷款规模、期限利率、产品创新等方面争取总行对河南的支持与倾斜……

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委金融办、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了支持省重点外资项目建设的主要举措,来自交通银行总行的知名专家解读了当前宏观政策和汇率走势。

“我们规划在河南打造500万头生猪、1亿只肉鸡、12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正大食品(河南)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骆俊先说,在河南投资发展过程中,深深感受到河南市场潜力巨大、营商环境优良,下一步还将加大在豫项目建设投资。

在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会祥看来,项目的推进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投资规模大、需求资金多,省内金融机构团队主动上门服务解决项目资金问题,截至目前取得授信30亿元,已落地项目贷款14亿元。“我们看好河南的经济发展前景,将深耕河南市场,依托河南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吴会祥说。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政银企对接专区,60余家省内知名外资企业与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1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面对面互动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