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秋战国时期,世事纷乱。当时不论是王侯将相,亦或是平民百姓,都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在男尊女卑的传统氛围中,女性更是无力反抗乱世的洪流,往往成为得势者的附属品。

春秋时期的鲁国,与齐国、莒国接壤,定都曲阜。最强盛之时,即是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在位之时。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与晋文公。直至战国初期,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

▲春秋战国鲁国地图

但若要说鲁王在最强盛时期有多厉害,那或许只能是自我安慰。因为鲁国最盛时,鲁王的夫人不是被邻国的王抢走,就是被自己的兄弟所引诱。这时候的鲁王,出场的背景色简直“绿”的不行。

▲鲁桓公剧照(约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4年)

一、鲁桓公婚前被“绿”

鲁桓公,是鲁国春秋时期的第十五位国君。而他的夫人,则是齐国公主文姜。文姜是齐僖公的女儿,齐襄公同父异母的妹妹。

据说,文姜与她的姐姐宣姜,是当时的绝世美人。鲁桓公虽然抱得美人归,但不知道是他的“幸”还是“不幸”。据说,文姜早在出嫁之前,就已经跟齐襄公私通。原来鲁桓公早在结婚的时候就已经是绿光罩顶,但他并不知道,这顶绿光后来居然变成了红光。

▲文姜剧照(前720年-前673年)

鲁桓公十八年,在桓公与文姜结婚15年之后,他们夫妻两人一同前往齐国。没想到,久别一见,齐襄公与文姜兄妹二人并未疏远,反倒是又重燃了当年的烈火干柴。但是,说来奇怪,事后得知的鲁桓公,怒不可遏,却只是斥责文姜。或许是碍于齐国公主的身份,不敢得罪,因此并未休妻。

哪里知道,受责骂的文姜,居然状告情夫齐襄公。于是,齐襄公便借故办了一场“鸿门宴”邀请鲁国鼎盛时期的国君鲁桓公前来做客。

▲齐襄公剧照(?―公元前686年)

“以文姜会齐侯于泺,文姜通于齐侯,桓公闻,责文姜,文姜告齐侯,齐侯怒,飨公,使公子彭生乘鲁侯,胁之,公薨于车。”

既然是鸿门宴,自是有去无回。鲁桓公在饱餐一顿之后,准备驱车返途。齐襄公按照原计划,让齐国大夫公子彭生“护送”桓公,实际上,是要彭生在车上谋杀鲁桓公。就这样,鲁国一霸桓公,就死于与自己夫人私通的情夫之手。

鲁国的绿光自然不是到此落幕,后续的鲁王,更是让帽子越戴越高。鲁桓公的继位者鲁庄公,同样也是绿光四射。不过这次让他颜面尽失的并非外人,而是自家兄弟。

▲鲁庄公剧照(前706年10月5日―前662年8月11日)

二、鲁庄公被绿

鲁桓公下有四子,嫡长子是将来的鲁庄公,再来还有庶长子庆父、庶次子叔牙、嫡次子季友。排行第二的庆父,自恃皇亲国戚,甚是专横,更一直拉拢三弟叔牙为一伙。

在鲁庄公上位后,更是处处谋划想要夺权。生于帝王之家,子嗣众多,但王位仅此一个,兄弟阋墙的故事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庆父除了要抢夺庄公的王位之外,还诱拐了大嫂——哀姜。

▲哀姜剧照(生年不详-前659年)

齐鲁两国素来交好,更会以政治联姻来巩固彼此的交情。哀姜的父亲,正是之前谋杀鲁桓公得手的齐襄公。鲁庄公二十四年,庄公亲自前往齐国迎娶夫人哀姜。没想到,这倒成了庆父的盘中食。庆父在鲁庄公还未病逝之前,就已经与哀姜私通。

庄公于公元前622年病死后,意欲谋权的庆父并没如愿获得继位诏书,于是,他便计划谋杀了合法继承人公子般。公子般死后,一切都在庆父的掌控之中。庆父假意安排庄公妾叔姜生的公子启方为国君,是为鲁闵公。实际上,叔姜是哀姜的姐姐,这一切都是庆父夺王的计划。在鲁闵公继位后,庆父一手遮天,与哀姜更加肆无忌惮。

▲鲁闵公剧照

眼见时机成熟,鲁闵公二年,庆父与哀姜联手密谋杀死了闵公,并立庆父为王。哪里知道,制造鲁国内乱的庆父,已经成为整个鲁国的公敌,鲁国人民无不群起而攻之。无计可施的庆父,只得放弃王位,逃奔莒国。

“泯公二年,庆父与哀姜通益甚。哀姜与庆父谋杀泯公而立庆父。庆父使卜齮袭杀泯公于武闱。季友闻之,自陈与泯公弟申如邾,请鲁求内之。鲁人欲诛庆父。庆父恐,奔莒。”

但鲁国的绿光至庄公之后,似乎开始有所暗淡。齐国公主,也并非都是水性杨花之人。庆父逃往莒国之后,鲁国境内群龙无首。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鲁桓公的嫡次子季友,便扶持了鲁庄公的庶子申继位,是为鲁僖公。申是庄公妾成风之子,成风辅佐鲁庄公甚是得当。而且,她慧眼识人,将儿子托付给了季友,这才造就了公子申有朝一日成为国君。

▲鲁僖公剧照

三、鲁僖公也算被“绿”

既然是鲁国国君,不出意外的话,正室自然还是齐国公主。鲁僖公的夫人,名叫声姜。但关于声姜的记载并不详细,最著名的事迹,不是声姜又与何人勾搭,而是声姜出面调停,让齐国释放了自己的夫君。

“师灭项,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齐人以为讨而止公。秋,声姜以公故,会齐侯于卞,九月,公至,书曰,至自会,犹有诸侯之事焉,且讳之也。”

根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43年,鲁国的军队消灭了项国。但当时,鲁僖公并未领兵攻打,反倒是与其他诸侯会面于淮水。但齐国国君认为鲁僖公之举并不符合礼法,于是将鲁僖公拘留在齐国,不让他回去。眼见夫君被自己娘家人拘留,声姜自知尽管不合理法,仍旧要与齐桓公会面,要他将夫君归还。他们于鲁国的卞邑会见,后来没过多久,鲁僖公便返回了鲁国。

▲鲁国地图

小结

关于这个故事之中,还有许多疑点尚未理清。首先,《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之间的文献记载就有出入。《左传》中在项国为鲁僖公所灭,但其余两部书却记载其为齐桓公所灭。后两部书还解释为,之所以不计齐桓公灭项,是因为这并非贤德之人的所作所为,所以要避讳,忽略不记。但若是项国隶属于齐国,那为何之后的项羽,会被楚怀王命为“鲁公”呢?

那如果《左传》所言不虚,那与鲁国之间相隔了宋、蔡等国的项地,鲁僖公是如何在运筹帷幄之间,轻取项城的?又或者,在鲁国境内手握兵权,发号施令的并非鲁僖公?另外,声姜是以何种方式声讨齐桓公让他归还了自己的夫君呢?

关于鲁国的历史,除了绿油油的背景色外,还有诸多疑点尚待人们去厘清。也许,混乱的三桓时期,还有更多让人意想不到,刷新三观的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