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袁璐)更具创新活力,更向新向智,更绿色低碳,北京外贸质升量稳的信心和底气来自“新”风劲吹。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1.23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4.3%。

4月当月,北京地区进出口3180.4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10.6%,增速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其中,进口2713.6亿元,增长9.8%;出口466.8亿元,增长15.2%,在全国外贸前10省市中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国10.1个百分点。

在世界贸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北京出口增长强劲的背后,是新兴产业聚集内生之力,新质生产力不断释放能量。今年前4个月,北京地区出口高新技术产品569.2亿元,增长25.2%,高于同期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10.7个百分点,在全国外贸前10省市中增速最高。其中,手机、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分别增长54.4%、38.1%、32.2%。

其中,海淀区出口高新技术产品337.9亿元,同比增长42.2%,占海淀区出口总值的68.1%,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0.5个百分点。同期,海淀区出口境内自主品牌产品402.3亿元,同比增长32.8%,占同期海淀区出口总值的81%,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7.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位于海淀区东升科技园的未岚大陆实现了销售快速增长,随着海外割草季的来临,年初发布的新产品智能割草机器人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宠儿”。

“我们的智能割草机器人目前已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开售,覆盖欧洲、北美、澳新三大区域,初步实现了全球市场的开拓。”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相比传统埋线式割草机,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割草机器人无需预埋边线,可通过手机App调整地图边界,极大地节省了用户割草时间和后期维护成本。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Navimow智能割草机器人在全球的销量同比增长2.67倍。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凸显。今年前4个月,该示范区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54.8%、149.8%、32.4%、89%。其中,小米手机、兆亿创新的集成电路、嘉楠致远的计算机设备出口均大幅增长。

“近年来,北京出口结构一直在优化升级。从产品结构来看,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出口势头良好。”北京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董瑞强表示,一大批北京企业注重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出口产品正在向“专精特新”发展,深耕细分领域。展望未来,北京地区出口向新提质,有望继续展现出强劲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