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0日 01版)

【这些提振经济的好做法】

“用这种噬菌体来对付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弧菌,既不伤害有益菌,保护微生态环境,又没有毒副作用。”在广东深圳北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创始人冷冰峰向记者展示自主研发的复合噬菌体制剂。

“我们的产品在茂名、汕尾的养殖场已经成功应用,在华中、华东等地也开始合作推广。针对海水养殖的噬菌体产品也即将上市!”对这一技术应用前景,冷冰峰充满期待。

合成生物,这个处于孕育期的未来产业,如今在深圳正快速走向应用和产业化。

“多亏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平台!”冷冰峰回忆起当初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的经历,不住感叹。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平台,是深圳第一个由政府发起的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它成立于南山区,面向深圳及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早期优质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政策、空间、产业、基金等全方位支持。

让科技成果迈向市场的第一步,就是从成千上万个早期成果中,遴选出最具实力的“潜力股”。

“遴选比例大约是100:1,堪称百里挑一!”平台运营方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合作发展部部长曹腾飞介绍,在“筛”这一关,既要评判技术是否先进,也要看项目产业化的潜能够不够大,应用领域是不是广阔。通过筛选的项目,将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获得项目路演、经营实施、团队组建、技术验证、资金募集等全周期护航服务。

“科技成果产业化,有了强有力的‘外脑’支持,这对一个初创团队来说,可真是如虎添翼!”冷冰峰说,尽管才成立一年多,团队已经获得了百万元订单,今年营收有望突破千万元。

如今,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平台已经对接及服务160余个项目,成功孵化了一批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的初创企业。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