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拂晓报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埇桥区教体局全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对接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聚焦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广泛开展教育领域合作交流,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应,建立两地校际合作联盟,完善两地赋能、双向奔赴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教育合作发展新格局,共同书写两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聚焦优质资源共享

——“动起来”夯实交流学习基础桩

埇桥区教体局与上城区教育局就干部教师培养机制、资源共享整合,教育创新发展、教育质量提升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多方面达成交流合作共识,共同签署了《高质量发展结对合作帮扶协议》,进一步激发埇桥教育内驱力,提升埇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双方共同认为,埇桥与上城在区位优势、文化底蕴、教育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教育发展互补性强、融合度高,两地要进一步完善常态化联络机制,广泛开展教育管理合作交流,推动两地学校结对帮扶,开发教育科研合作项目,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质量教师培养体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紧密合作,推动两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埇桥区积极探索更为顺畅、更有实效的合作方式,更好地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促进两地教育的共同发展。4月8日,埇桥区教体局印发《关于加强与杭州市上城区学校合作交流的通知》,建立对接协调工作机制,组织乡镇5个教育督导教研协作区26所中心校、城区2个教育督导教研协作区21所小学、区直12所学校以及埇康幼教集团、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等与上城区18所学校结对帮扶,广泛开展学校管理、学科建设、校本研修、学生发展等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并通过选派校干、教师跟岗实践等形式,学习上城区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深化两地高质量合作交流。

同时,部分城区小学、乡镇教育督导教研协作区也陆续到结对学校开展对接交流。埇桥区教育督导教研第一协作区与杭州市天杭教育集团签定结对合作办学协议;埇桥区教育督导教研第四协作区与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深层次对接合作;宿州市通济小学与杭州市丁荷小学签定教育合作校际结对协议书;埇桥区教育督导教研城区小学第一协作区与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对接,协商跟岗培训、教师研修、线上线下教研活动等事宜。通过借鉴杭州市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提高全区教育办学水平。

☞聚焦专业水平提升

——“请进来”打造校际合作新样态

优秀教师成长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需要不同、追求不同。埇桥区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与上城区合作交流中,立足区情,根据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按照区域、城乡、校际差异,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邀请上城区的优秀管理者和骨干教师来实地指导学校管理,助力教科研水平提升,给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创新发展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切实带动埇桥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结对帮扶是埇桥区教育督导教研第一协作区,该校校长邱曙光是“中国好校长”获得者、浙江省政府督学、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杭州市首批优秀校长。他提出“1+3+x”幸福课程体系,天杭学校因此被评为杭州市首批10所义务教育深化课改试点学校。4月17日,埇桥区举办学校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邱曙光应邀作专题讲座。他以天杭教育集团发展为例,从“幸福地创造幸福”的办学理念出发畅谈提升学校管理的道与术,介绍了他和教师团队打造的天杭模式“镜面式教育”,即以人为镜、以己为镜、以标准和规范为镜,用照镜子的方法进行反思,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这次讲座对学校管理来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蕲县镇中心学校校长张传军认为,讲座中提出的“评价不仅是判别,更是诊断与激励”“任何行为的养成都要定标准、做范本、强训练、有评价”等十个教育观点,给学校管理提供了专业、科学、高效的思路。

一直以来,以专家型校长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是埇桥教师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自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埇桥区与上城区以“共享、共培、共育”方式,深入开展教育帮扶工作,有针对性地定向发力,充分发挥上城区名校在办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邀请名校优秀管理者到埇桥区为学校发展精准把脉、靶向发力、科学引路。

4月19日,埇桥区教育督导教研第一协作区以“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邱曙光深入桃园中学、桃园镇明德小学、蕲县初中、蕲县镇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从学校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教育教学等三个方面进行指导。4月22日,埇桥区教育督导教研第五协作区邀请杭州清河实验学校校长金晓蕾深入蒿沟镇中心学校、苗庵镇中心学校、桃沟镇中心学校、时村镇中心学校、时村中学、灰古镇中心校、灰古中学进行交流指导,共同推动两地学校高质量发展。蒿沟镇中心学校校长张翔认为这次交流非常有意义。他说,通过实地考察,杭州清河实验学校帮扶团队对第五协作区的校情有了进一步了解,找准问题症结,明确帮扶目标,给学校发展和教师培养明确了方向。

5月中旬,埇桥区教体局将邀请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校长郑君辉,杭州东城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沈颖淼、校长童瞻等带领管理团队来埇桥区交流学校管理、团队建设和项目化学习,组织专家讲座、交流研讨、学校诊断等活动,考察指导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聚焦创新能力提高

——“走出去”放大教师培养能量场

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质量教师培训体系,是2024年埇桥区教师培训重点工作。埇桥区运用各种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设培训机会,创新培训模式,线上线下融合,走出去请进来并行,全面共享,精准共培,云端共育,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埇桥区与上城区结对合作帮扶是一场教与学的双向奔赴,对照上城区教育系统发展状况,汲取上城区教育发展先进理念及做法,有针对性组织不同形式及内容的教育管理人员互访、教育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培训等一系列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

3月14日至17日,埇桥区教体局班子成员带领部分学校(幼儿园)校长赴上城区参加对接活动,组织4次座谈交流,参观6所中小学校,参加2场专题讲座,共同探讨高质量育人模式,探究新时代教育新发展内涵,探知教育引领方向。

4月22日,埇桥区教育督导教研第三协作区组织人员到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考察学习,正式签署“教育帮扶合作共赢”结对协议。考察组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东城实验学校办学特色。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双方在资源共享、教育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5月初,埇桥区教体局组织部分学校校干参加杭州市第34期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班研修,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激发学校管理干部的职业理想和教育情怀,提升学校管理干部必备的政治思想素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目前,第一批次10人正在杭州师范大学参加培训研修。

5月13日至5月21日,埇桥区教体局组织40名教师到杭州富阳银湖书院、浙江省银湖基础教育研究院等地参加中小学骨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专题研修培训。此次研修项目的核心是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综合素养,通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沙龙研讨等形式,加强骨干教师对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以及新课改方向的理解;通过专题讲座、实践探索、互动交流等形式,引领骨干教师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德育、信息化等方面工作的教育理念与实施策略;通过观点报告、特色分享、经验介绍等形式,促进骨干教师深入了解不同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培养目标、课程构建、课程实施、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特色;通过参观考察、跟岗实践、场馆体验等形式,体验杭州名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流程与细节,提高骨干教师实践能力,感受杭州的红色文化,拓宽骨干教师的视野。

埇桥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体局局长刘运远表示,将大力提高与长三角地区结对合作推进力度,立足自身实际,深度挖掘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教师和校干队伍专业发展机制,着力打造一支具有精深专业知识、精湛研究水平、专业指导能力、扎实培训技能等重要品质的教师队伍。

高继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