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19时许,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平望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响起了一阵阵急促的铃声,“警察同志,我现在在保竹路附近,这里有个小孩子找不到家人了,你们快来看看。”

接警后,民警沈喜斌迅速赶往现场。报警人是17岁的小许,他在路边闲逛时发现了走失的小朋友,小许无法得知小朋友的身份,情急之下,只能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

了解情况后,民警细致地询问了小朋友的个人信息,小朋友说不清父母的电话和家庭住址,只模糊记得自己来时的方向,民警按照小朋友的提示一路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小朋友的家。

此时,夜已深,当沈喜斌正准备将小朋友带回所等候时,小朋友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厂门口停有父母的车辆。得到关键信息后,沈喜斌详细询问厂长有关孩子父亲的信息,这时,孩子的父母亲正着急地寻找孩子。

原来,孩子母亲一开始故意“丢”孩子,只为了吓唬不听话的儿子,想让儿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她都在后面悄悄跟着孩子,只不过后来换父亲“跟踪”时将孩子跟丢了,急得四处寻找,幸亏热心市民小许及时报警。

民警随即对“虎爸虎妈”进行了批评教育,“丢”孩子容易,“捡”回来可就难了,平望地域水网密布,万一出现意外后悔都来不及,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恐吓只会造成孩子的反感。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警力,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经过民警的批评,夫妻两人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险,庆幸孩子平安的同时对警方的工作和批评教育表示深深的感谢。

警方提示:父母应理性教育孩子,恐吓式的教育方法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容易破坏孩子心理和情感健康,应利用正面、鼓励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爱和理解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文/苏景汇 马强

编辑:张沛责编:周希审核:肖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