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美铜期货逼空行情一路抬升铜中枢价格,在此背景下,以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不仅业绩出现爆发,股价更是自开年以来便进入上行通道,而押注铜相关企业的公私募也获益颇丰,其中高毅和高瓴均重仓押注紫金矿业。

“铜”开启了新一轮行情。

5月20日,COMEX期铜继续上涨,一度触及5.1990,再创历史新高,比黄金和白银的表现更加显眼。

随着美铜期货市场的逼空行情和铜价的持续上涨,A股也被这轮热潮席卷。铜板块指数单日涨幅达6.26%,创历史新高,其中,紫金矿业日涨幅达3.67%,市值达5126亿元。

铜价的暴涨不仅为紫金矿业等龙头企业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为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美铜期货被“逼空”

上周COMEX期铜市场上演了一轮史诗级逼空行情。

数据显示,相对于市场持仓规模,纽约交易所库存仓单规模偏小。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数据分析,COMEX铜库存由4月初的接近3万吨,已经下降至5月17日的2万吨,库存处于低位。同时,COMEX铜交割品牌相对有限、逼仓风险较高。

或受此影响,COMEX期铜一度创历史新高,主力7月合约上周五收盘价格达每吨1.12万美元大关,单周涨超9%。

5月20日,全球市场上铜期货价格继续狂飙。COMEX期铜一度触及5.1990,再创历史新高,沪铜期货的主力合约价格曾一度攀升至88940.00元,收盘录得5.26%的涨幅。

除了短期投机性因素外,从基本面来看,供需端趋紧是支撑铜价格持续上升的根本原因。

从供给来看,根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的数据,2023年全球铜矿产量约为2199万吨,同比微增0.2%,增幅明显低于3%和1.9%的年度预期。此外,铜矿石品质下降、环保政策及国外主要铜产国的劳动及政府关系紧张等,均使市场预期供给将紧缩。

从需求来看,铜被称为“周期之母”,铜价与全球制造业周期的关系很大。当全球制造业开始补库存时,对于汽车、电子、家电、地产链等核心商品的需求往往会带动铜价的上涨。此外,能源转型和信息产业的新需求推升了对铜的需求。

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表示,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铜需求将显著增长,其中AI数据中心将成为铜需求新的增长点。在2024年-2027年,全球AI数据中心的铜需求或将从2023年的每年20万吨-50万吨增长至2027年的50万吨-12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6%。

与此同时,美国4月的通胀数据也显示出积极的信号。CPI和核心CPI的同比、环比数据均低于预期,显示出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美元降息预期下,进一步提振了市场对以铜及其他有色金属的情绪。

对于铜价未来的走势,高盛曾在报告中将铜的今年年末预期价位从1万美元/吨上调至1.2万美元/吨,全年均价预期从9200美元/吨上调至9800美元/吨,维持2025年平均1.5万美元/吨的预测。

不过,铜期货的持续上涨也引来一些分析师的警告。据了解,RJO Futures高级市场策略师John Caruso表示,尽管他“对价格走势仍持坚定乐观态度”,但他也“完全”承认铜价目前处于超买区域。

A股有色板块上演“戴维斯双击”

铜价的中枢上移,也推动相关企业利润逐步释放,让含铜量直接转换成“含金量”。

据华安基金研报,铜板块2023年实现营收1.52万亿元,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增长4.37%。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142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28.57%。

依据铜资源量划分,国内第1梯队有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中国五矿,其中最多的是紫金矿业,达7372万吨。其次是洛阳钼业3078.88万吨、中国五矿1162万吨。第2梯队的是江西铜业、西部矿业、云南铜业和铜陵有色

以紫金矿业为例,该公司2023年矿产铜产量达101万吨,同比增长11%,成为中国唯一矿产铜破百万大关的企业;实现矿产金产量67.7吨,同比增长20%,相当于国内2023年矿产金产量的近四分之一。

同年,紫金矿业业绩逆势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达2934.03亿元,同比增长8.54%;归母净利润达211.19亿元,同比增长5.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6.16亿元,同比增长10.68%。

一季度,紫金矿业矿产铜达到了26.3万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至62.6亿元,刷新了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归母净利润的单季最高水平。

除了紫金矿业外,在铜价的带动下,洛阳钼业的业绩也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洛阳钼业营业收入虽同比只增长4.15%,但其净利润同比增长了近5.5倍,达20.7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更是增长近31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54.78亿元。

在利润狂飙的影响下,2024年以来,铜板块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同样优异。截至5月20日收盘,铜板块指数上涨28.74%,远超同期大盘表现。其中,紫金矿业涨幅达到57.65%,市值屡创新高,已达5126亿元。

与紫金矿业相比,洛阳钼业的涨幅更高,截至5月20日,该公司涨幅已达73.26%,位居铜板块涨幅第二名,市值也达到了193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股价竞赛中,山西国资委旗下北方铜业以123.8%的同期涨幅摘得了榜首。从公司基本面来看,北方铜业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了显著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营收同比增长112.78%,净利润同比增长23.01%。

公私募“提前”埋伏

事实上,铜价的一路上涨不仅让上市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也让一众在资本市场提前布局的基金“吃饱”。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重仓以铜金属为主的有色方向成为今年以来绩优基金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

具体而言,在主动权益型基金中,排名前十的基金,除了惠升领先优选混合A外,每一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都存在以铜为主的有色股。

比如,排名第三的景顺长城支柱产业混合A,今年以来涨幅已达31.25%,其前十大重仓股中,紫金矿业排名第一,约占总规模的8.26% ;铜陵有色排名第二,约占总规模的6.88%;洛阳钼业约占总规模的6.13%。

总的来看,紫金矿业的公募基金持股总量最高,达17.04亿股,持股基金数量达507只。持股基金中,持股量最大的是华夏上证50ETF,单只基金持有2.76亿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量分别为1.78亿股和1.25亿股,位居第二、第三位。

从增持情况来看,紫金矿业获公募基金增持最多,较去年末增持7370.62万股。一季度末,紫金矿业也从去年四季度末的公募第十一大重仓股晋升为今年一季度末的第四大重仓股。

数据显示,张锋、王焯管理的东方红启恒三年基金增持2465.98万股,成为1季度增持紫金矿业最多的基金。东方红启恒三年基金也一跃成为持有紫金矿业最多的主动偏股基金,超过了华商新趋势优选。

此外,紫金矿业也出现在招商优势企业、富国研究精选、中欧新趋势、中欧新蓝筹等基金的季报重仓股名单中。

当然,除了公募外,私募大佬也在布局铜金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高毅的邓晓峰,其中邓晓峰管理的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和锐进四十三期高毅晓峰投资信托2019年首次出现在紫金矿业前十大流通股,且在四季度参与了定增,以3.41元/股的价格获配1.17亿股。

今年一季度末,其第一大重仓股仍为紫金矿业,单股持仓市值超100亿元,此外,邓晓峰还重仓持有中国铝业超17亿元,重仓持有云铝股份约7.7亿。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一季度紫金矿业今年一季度股价大涨时,邓晓峰顺势减持了超8800万股,并在一季度减持了中国铝业约7300万股、云铝股份2600万股。

与之相反,高瓴旗下的基金则在去年第二季度大举加仓,并进入紫金矿业前十大股东之列,此外,外资也持看多态度,高盛国际、UBS AG在2023年均新进紫金矿业前十大股东之列,中东“土豪”阿布达比投资局也在去年2季度继续加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