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日照日报

本报通讯员 秦晓涵 韩宇 报道

本报讯 为深入推进钢铁装备“产业大脑”建设工作,落实“数字+金融”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近日,岚山区组织开展钢铁装备“产业大脑”建设推进工作。

据悉,钢铁装备“产业大脑”建设以山钢数资云仓模式为核心。山钢数资云仓项目以钢铁产业为基础,整合物流要素,借助数智赋能,协同金融工具,挖掘市场需求,实施系统风控的信息化、功能化、平台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现代钢材精深加工园区。该项目建成后年钢材流通量不低于120万吨,钢材精深加工量不低于30万吨。

“产业大脑”是基于系统集成和经济调节智能化的理念,将资源要素数据、产业链数据、创新链数据、供应链数据、贸易流通链数据等汇聚起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数字产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及时分析、引导、调度、管理,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岚山区坚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坚持以数据驱动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精制茶加工产业大脑成功揭榜山东省首批“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名单。此次钢铁装备“产业大脑”建设对于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带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和社会数字化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