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走在前面 作出表率

魏翊/张树平

■魏翊 张树平

长三角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取得更大突破,应当在加速新质生产力效能释放方面走在前面、作出表率。

比如,推动政策协调融合。

为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有必要提升区域内地方政府间产业政策的协调融合水平,摆脱过往各自为政的路径依赖,克服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合成谬误”问题,多做政策上的加法与乘法,推进政策互嵌、政策协同与政策统筹,形成政策效益的规模效应。

政府引导基金应当积极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充分竞争、有效竞争,以竞争促发展、求创新、积优势,并注意避免产业重复布局与过度内卷式竞争。

同时,夯实地方政府财政基础,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改进基建投融资体制。一方面,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社会义务;另一方面,为投资需求创造稳定预期。

此外,有必要利用好长三角区域科研教育资源丰富多元的优势,大力培养包括工程技术型人才、数字创新型人才和知识服务型人才在内的各类新质生产力人才。

又如,锻造产业集群2.0版。

要充分发挥长三角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分工协作水平,以产业集群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在强链、补链中增强韧性,提升供应链系统快速灵活响应能力与连接能力。

要充分调动国内国际资源,将长三角区域建设成为中国企业集群式出海、全环节出海的策源地与后勤补给基地。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政产学研多层面、跨领域协同上发力,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