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21日),市场情绪不振,盘面热点乏善可陈。大盘缩量调整,沪指低开低走,截至收盘,跌0.42%,两市成交额跌破8000亿元。

盘面上,高股息扛起护盘大旗,银行板块逆市走高,银行ETF(512800)场内价格收涨0.71%,收盘价创2021年6月9日以来新高。聚焦高股息个股的价值ETF(510030)、标普红利ETF(562060)均跑赢沪指。

电子板块再迎重磅消息。微软发布会召开,AI PC等消费电子领域的热度又起,电子ETF(515260)场内价格盘中摸高0.59%。

有色金属板块今日高位回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收盘,场内热门有色龙头ETF(159876)标的指数自2月6日反弹以来累计涨幅仍高达39.57%,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16.87%)、沪深300指数(14.86%)

金价方面,伦敦金现继续创历史新高,突破2450美元每盎司。年初至今,黄金期货已经大幅涨超18%。法兴银行认为,黄金长期上涨的基础仍在,至少在年底之前还有望继续上涨。

消息面上,国家发改委今日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发改委领导表示,我国3、4月份制造业PMI均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这反映出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效益有所改善,景气水平和企业预期持续向好。总的看,我国制造业将继续保持恢复发展、结构优化的态势。

展望后市,华安证券表示,预计市场仍将维持震荡上行走势,一方面尽管4月经济金融数据偏弱,但整体仍在复苏通道,且此前高频数据已有预期,对市场的边际影响有限。另一方面政治局会议政策定调整体积极后,近期地产政策密集超预期宽松,央行对房贷政策调整力度不弱,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对于后续政策速度和力度的信心。

【ETF全知道热点收评】今日重点聊聊银行、电子等2个板块的交易和基本面情况。

一、真香!银行涨不停,银行ETF(512800)逆市收涨0.71%,年内领涨背后,资金持续“补血”

今日银行板块全天逆市走强,42只上市银行中,除邮储银行与招商银行微跌外,其余全线收红,半数个股涨逾1%,在今天的整体弱势行情中尤显不易!盘面上,城农商行强势领涨,沪农商行涨近4%,苏农银行、瑞丰银行、江阴银行、渝农商行均涨逾2%,南京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等跟涨居前。

板块顶流ETF——银行ETF(512800)早盘低开后迅速翻红,随后持续拉升,场内价格一度涨逾1%,收涨0.71%,全天成交额2.63亿元

从日k线看,上周5个交易日银行ETF(512800)有4日场内价格刷新年内新高,本周一(5.20)短暂微调后,今日火速回归升势,尽管未能超过前一日高点,但底部逐级抬升,整体上行态势稳健。

年初以来,银行板块一扫颓势,强势领涨,申万一级银行板块年内累计上涨21.66%,涨幅高居各行业首位,较上证指数(6.15%)更是超额15个百分点

独立行情演绎的同时,各路资金密集加码。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银行板块22.01亿元,增仓额摘得个申万一级行业首位;时间进一步拉长,近5日主力资金累计加仓银行板块83.20亿元,仅次于银行,增仓额高居各行业第二位,仅次于房地产。

北向资金方面,年初以来,北向资金持续流入银行板块,一季度北向资金净流入银行板块(Wind)251.97亿元,位列各行业首位;截至昨日收盘,近5日北向资金继续增持银行板块38.34亿元,同样高居各行业首位。

此外一季报显示,社保基金一季度继续重仓金融板块,并重点选择银行股。其中农业银行以235.21亿股、994.94亿元的期末市值摘得社保基金第一重仓股,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常熟银行亦位居其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基本面角度,近期地产重磅利好政策多发,持续放松是大趋势。对于银行板块而言,政策转向有助于提升市场情绪,与地产链密切相关的银行股亦受提振。银行息差方面,政策意图在于提升居民部门加杠杆购房能力,增加房贷需求,减缓地产市场下行斜率,预计对银行息差的影响有限。

往后看,中泰证券表示,银行股具有稳健和防御性,基本面稳健,同时银行股兼具高股息和国有金融机构的投资属性,有望对银行股行情形成强支撑。

策略方面,广发证券表示,从当前经济和政策环境看,建议关注银行板块复苏交易的三条主线

一是地产修复,股份制银行受益明显;

二是出口复苏,相关区域城商行受益较为明显;

三是从金融利率弹性的角度来看,负债有优势的银行更受益于金融市场利率回升。

此外,从业绩持续性来看,风控能力优秀的银行更有空间在经济修复中释放出业绩,因此高质量银行也有重估的机会。政策信号持续释放过程中,各条主线上的银行都有表现机会,而假如经济真的持续复苏,风控优秀的银行可能在后续的业绩表现更可持续。

布局工具上,建议关注银行ETF(512800),银行ETF被动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成份股囊括A股市场42只上市银行,近三成仓位布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捕捉“高股息”主题机会;约七成仓位聚焦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西安银行等高成长性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是跟踪银行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

二、微软发布会拔高AI PC门槛,天猫618苹果成交额超15亿元,电子ETF(515260)苦撑大盘未果,单日吸金748万元

微软发布会召开,或点燃了AI PC等消费电子领域的热度,今日电子板块多次发力上攻,无奈市场整体盘整力量较大,场内热门产品——电子ETF(515260)场内价格盘中摸高0.59%,收跌0.15%,止步日线3连阳。

上交所数据显示,电子ETF(515260)昨日吸金748万元,或有资金提前进场布局,埋伏板块后市反弹。

成份股上面,“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涨超4%,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涨逾1%,立讯精密、韦尔股份等权重股亦逆市收涨。

资金面上,电子板块全天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18亿元,跻身31个申万一级行业TOP3!近5日、近20日、近60日主力资金流入额在全行业来看,亦居于前列。

政策面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先进计算、未来网络、卫星遥感、三维建模等关键数字技术在城市场景中集成应用。在5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强调,加快推进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扩大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消费和文旅等服务消费,加大力度培育打造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等新的增长点。

消息面上,昨日,微软发布会召开,象征AI算力普及化的“Copilot+ PC”纪元或正式拉开帷幕。根据微软的定义,要称得上Copilot+PC,至少得有40 TOPS的算力。此前,苹果新发布的M4芯片,NPU算力是38 TOPS。而英特尔和AMD的最新芯片大概也只能提供20TOPS以内的算力。

华福证券指出,随着AI、HPC等高算力需求日新月异,作为算力载体的高性能芯片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据SEMI数据,到2024年,全球芯片产能将增长6.4%,且中国将引领世界半导体生产量的增长,电子板块前景广阔。

值得关注的是,昨晚八点,天猫618全面开启,据第一财经报道,开卖首小时,苹果成交额超15亿元,华为、小米、vivo成交额突破亿元。数据显示,苹果全球前200家供应商中,中国大陆企业占比近40%,保持全球第一,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苹果等公司的消费电子产品大卖,利好产业链公司。

布局工具上,电子ETF(515260)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覆盖半导体芯片和苹果产业链,截至3月31日,含“芯”量50%,含“果”量32%,全面覆盖AI芯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5G、云计算等热门产业龙头公司,一键布局A股电子核心资产。看好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发展机遇的投资者,或可重点关注电子ETF(515260)。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Wind、华宝基金等,截至2024年5月21日。中证有色金属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的涨跌幅为:2019年,24.48%;2020年,35.84%;2021年,35.89%;2022年,-19.22%;2023年,-10.43%。

风险提示:有色龙头ETF被动跟踪中证有色金属指数(930708.CSI),该指数基日为2013.12.31,发布日期为2015.7.13;标普红利ETF被动跟踪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CSPSADRP),该指数基日为2004.6.18,发布日期为2008.9.11;银行ETF被动跟踪中证银行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7.15;电子ETF(515260)被动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8.12.31,发布于2009.07.22;价值ETF被动跟踪上证180价值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2.6.28,发布日期为2009.1.9。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有色龙头ETF、标普红利ETF、银行ETF、电子ETF、价值ETF风险等级均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以上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以上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