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滁州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喻 松 通讯员周晓峰)我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争当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

培育“企业群”。编制《滁州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构建“1+N”政策支撑体系,聚焦系统化设计、专班化推进、清单化管理,推动特种专用车、内燃机等特色优势企业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加强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引育,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企业900家,其中规上企业483家、居全省第3位。

建强“产业链”。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图谱,构建“政产学研用金”融合创新体系,年安排12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出台《滁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2024—2027年)》,支持在滁高职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打造双师型、专家型实训指导教师队伍,订单培养汽车产业专技型人才超1000人。

发力“后市场”。推动汽车市场规范经营,发展汽车领域ODR企业10家。一体推进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充电桩保有量33472个。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与文旅新业态有机结合,打造欢乐明湖咕咚房车露营地、全椒雅绮自然营地等特色房车营地品牌,举办长三角自驾游滁州采风踩线等各类汽车文化活动18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