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南京通报住宅电梯安全治理情况

连续6年未发生电梯安全责任事故

电梯安全无小事。5月21日,南京市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南京住宅电梯安全评估治理民生实事开展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市未发生电梯安全责任事故,电梯月均困人故障率10年累计下降55%,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缩短至10分钟,全市连续6年未发生电梯安全责任事故。

完成隐患整改电梯955台,整治完成率全省最优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南京电梯总量达142085台,全市使用15年以上老旧住宅电梯0.86万台,预计“十四五”末达到1.5万台规模。为保障“老龄”电梯的安全运行,2023年南京先试先行,全年共完成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1045台,其中全覆盖完成保障房小区500台电梯、2000年以前无维修资金老旧小区83台电梯的安全评估。截至目前,955台电梯已完成隐患整改,其中91台电梯实施了更新改造,电梯评估数量和整治完成率均为全省最优。

为做到评估机制全覆盖,实现“应评尽评”,南京在全国率先建立“预诊筛查+全面评估”安全评估机制,组织检验机构制定“预诊筛查”和“全面评估”两个技术规范,结合定期检验对全市老旧住宅电梯逐台开展“预诊筛查”,筛查出的高风险电梯列为“全面评估”对象。截至2024年4月底,已完成预诊筛查4657台电梯,487台电梯转为全面评估。

做好住宅电梯安全保障工作,需要群众、政府和物业形成合力。秦淮区张公桥小区业主自筹资金更新电梯,栖霞区南湾营片区街道牵头开展保障房电梯集中大修,雨花台区新河社区运用公共收益实施电梯换新,这些老旧住宅电梯评估整治的优秀案例为南京住宅电梯安全评估治理提供了“标杆”和“样板”。同时,南京鼓励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全面参与电梯安全管理、日常维保等工作,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事前+事中”风险减量,全包承担老旧住宅电梯后续维修费用,目前已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建邺区莲花社区进行试点。

10万余台电梯纳入系统管理,防患于未然

2023年,南京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办理电梯类行政处罚案件70件。全面整治“三无”电梯,排查整治经营性居民自建房使用的未登记电梯,以及餐饮场所使用的不符合要求“传菜梯”,消除安全隐患211项;对云南某地电梯事故本市涉事同品牌613台电梯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商贸中心、物流园区等重点场所使用的1344台同类别载货电梯开展扩展排查,消除安全隐患398项;对排名较差、问题较多维保单位精准实施检查,全年共抽查电梯维保单位118家,其中19家单位升级星级,11家单位被降低星级,11家单位退出市场。

深化监管改革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建立电梯无纸化“按需维保”管理系统,推动电梯维保单位根据电梯安全实际需要,优化维保周期,实现维保效率、维保质量双提升。对维保人员到位率、维保时间等进行重点监控,对维保质量进行考核评价,目前全市193家维保单位、10万余台电梯已纳入系统管理。同时稳步推进电梯检验检测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人均上限检测台量、检测关键项目视频记录、开展触发式专项监督检查等监管措施,加强电梯检测质量全过程监管。

在节日大客流、高温寒潮等极端天气下,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对客流量大、风险较高的地铁站点自动扶梯开展专项技术检查,严格落实监察、检验“双线值班”、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2023年,南京市市场监管局“12315”热线平台共接到电梯类投诉举报600件,均得到快速响应、有效处理。

记者了解到,2024年将推动出台南京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及整治工作意见,做好全市1.1万台老旧住宅电梯全覆盖安全评估工作。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定期开展检验检测、依法申请安全评估,强化应急值班值守,落实电梯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安全评估等运行费用。同时,联合房产部门将住宅小区物业企业涉电梯违法行为列为《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信用手册名录》及《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失信企业信息名录》扣分项,并组织对全市自动人行道及自动扶梯开展全覆盖检查。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