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导语

很多人都说,人到晚年有两样东西不可缺,房子、积蓄。这两样东西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这样才有幸福的生活,活得可以更舒坦。

可76岁的唐老太最近却很是感慨:钱太多也没那么舒坦,反而会让人增添苦恼,让生活不得安宁。

为什么钱多了也不好呢?一起来看看唐老太发生了什么,才让她认为钱多了是苦恼,而不是幸福。

02倾诉人:76岁唐老太

我是唐老太,今年76岁,以前我认为钱多挺好的,能让我的生活舒坦,有质量,尤其是晚年的时候。

晚年手里有钱,才不至于看孩子们的脸色过日子,自己想要买点什么也方便。久病床前无孝子,没钱的时候,哪怕是亲生孩子,长时间照顾病了或者不能自理的父母,也难免心有怨言。

有了钱,这些都不是问题,哪怕她们是为了钱,也会把父母照顾好。再不济也可以请保姆,请护工照顾自己,比没钱强多了。

抱着这个想法,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做好了养老的规划,给自己买了寿险,买了养老金等等。

平时也很注重理财,虽然我和老伴的收入不是特别高,可我们每个月总会按计划拿出一部分放入理财中。

如非必要,我们一般不会动用这份养老钱,平日里,哪怕生活再苦,也坚持原则,养老的积蓄坚决不能挪用,哪怕挪用了也得在手头宽裕的时候,重新放回去。

时光匆匆过去,转眼间,孩子们都成家了,我们也老了。作为父母,我们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每个孩子成家的时候,我们都会至于他们,让他们能有个自己的窝。

如此,我们终于可以过自己的小日子,做一些以前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反正平时有退休金,又有保险给的养老金,加上手头的积蓄,对于养老来说足够了。

趁着我们还能动,我和老伴一起去了西藏,杭州,海南,广州等等,走过了山山水水,看遍了各地的美景。

平日里,我们也不会亏待自己,会买些好吃的,去高档餐厅吃饭,看看演唱会,相声等。日子过得很是潇洒,精彩。

难过的是,老伴没享受到几年的好日子就走了,独留下我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犹记得,老伴刚离开的日子是那么的难熬,以前很多事情都是老伴在处理,老伴走后,我的生活开始一团糟,内心更加的悲伤了。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老伴走了,剩下了我一个人,孩子们对于我得养老问题经过商量后决定,让我在他们家每家过半年。

这样也就不曾在一个人累,其他人是甩手掌柜,都是做儿女的,大家都出力,也能减少矛盾。

对于这种安排,我虽然不愿意,却也没有拒绝,这是他们的心意,我不能伤害孩子们的心。

然而,令我失望的是,他们对于我对自己养老金的处理有意见,并且表示坚决不同意。

老伴走后,我的养老积蓄还有25万,我想要给二儿子多给两万。剩下的我的计划是钱我自己拿着,等到我百年之后,再平分给他们。

对此,他们都反对。老大觉得都是儿子,凭什么我要给二儿子2万,还说二儿子家条件好,更不应该要这笔钱,如果要分现在就平分,反正我以后得跟他们一起住,由他们照顾我。

闺女认为这钱应该谁照顾我的时候,谁掌管,这样方便我生病的时候看病吃药。

二儿子认为,钱是我自己的,我自己打算就好,爱给谁给谁,他们做小辈的没有权利替我做决定。但是,现在我年纪大了,不能再由我自己保管,应该由他们姐弟三人共同保管,银行卡可以留在我手上,密码要记录下来,或者告诉他们三个。

他们彼此不愿意妥协,也商量不出来一个大家都满足的结果。还经常为了这事吵架,闹得好好的兄妹情也不那么紧密了。

看着他们闹腾,我心里特别的为难,这钱多了真是苦恼,还不如没有呢,也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我给他们解释过,我之所以想要多给两万给二儿子,是因为老伴在最后的时候,都是二儿子照顾他,那段时间他吃亏了,我想弥补弥补。

虽然二万块不多,也是我的心意,是我对他付出的认同。

然而,无论我怎么说,他们就是不同意,反而大儿子觉得我偏袒二儿子,不把他当回事。还彼此认为就是为了想要得到我这笔钱。

闹到最后,没办法,我告诉他们,我谁也不跟,钱我就要自己拿着。以后我独居,每个月我给负责照顾我的人2000块,当作我的生活费。

如果遇到我生病了,需要看病吃药,我再给他们转账,让他们带我看病,买药。反正现在手机很智能,也可以指纹解锁啥的。

免得他们因为钱,一直商量不好,各种吵架。

说实话,对于钱怎么保管,我是比较满意二儿子的说法的,钱是我的,我爱给谁就给谁。谁照顾我更用心,我就多给点。照顾我不尽心,也就不要怪我给得少。

我以为这样他们就安心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见我不愿意跟他们过了,反而反过来劝我还是按照原来说的,每家住半年,跟谁住的时候,谁保管。

可我不乐意了,我还没咋地呢,就开始想着要我的钱,我这要是有个啥,还能指望他们。

对于我的拒绝,孩子们很不高兴,觉得我年纪一大把了,还这么看重钱,不顾亲情,脸色特别的不好看。

可我觉得我的方法还是不错的,我不让他们吃亏,我自己也不吃亏,每个月给他们生活费,也算是给他们减压了,他们该高兴才对。

03写在最后

对于钱财,每个老人都会有自己的管理方式,作为儿女的,可以建议,却不能强制要求老人必须怎样怎样。

当父母的对于孝顺的,照顾自己的子女总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样的孩子,也更愿意跟这类的孩子过。

钱多钱少,最主要的是怎样处理,烦恼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惹出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