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家长求助:孩子爱上电子游戏,一玩就容易上瘾,父母该怎么办?

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师彭荣辉为家长支招: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不加限制,人人都会爱上电子游戏,且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何况,还只是一个孩子。那么,孩子爱上电子游戏,父母该怎么办呢?

要建立正确认知。好的游戏可以益智。游戏中事情发生得非常快,敌人或障碍物移动更快,这需要当事人注意力一刻也不能放松,并且还得尽快决定对付的顺序。这些快速的眼手训练、瞬间做决定的需求都会改变大脑的神经系统。研究显示,玩电子游戏的孩子在视知觉和认知上比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优越得多,它会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如工作记忆、执行计划能力、空间感等。

此外,在动机和情绪上,因为游戏暂时失利并不意味着失败,它可以从头再来,这让人在输的时候会有更强动机再去尝试。这个正向的学习态度,可以转化到学校和工作的情境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和正向动机。同时,玩喜欢的电子游戏时,大脑中分泌多巴胺让人愉悦,从而远离焦虑。当然,暴力和色情电子游戏除外。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孩子爱上电子游戏,沉迷自中,不能自拔,做父母的第一反应必须是反思。是否家中有成年人给孩子做了反面教材,每天给他在做示范?

当然,也有可能家庭并无成人给孩子提供这方面的榜样,但当父母高估了孩子的自制力,为孩子提供可玩电子游戏的电子产品,并最初不加节制,有时成人常常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可以安静而允许甚至纵容孩子玩电子游戏,那么孩子假以时日养成不良习惯,也就再自然不过。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命运。对于一个这世界几乎所有人都在玩的东西,父母的态度不该是火急火燎地强行硬堵或是抗拒,而应该有策略地疏浚和引导。孩子可以玩电子游戏,但是,父母必须和孩子约法三章(比如定点定时),要孩子严格自律。如此作为,孩子一方面玩的时候不至于有罪恶感,不仅在过程中可获得正向情绪,也可让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至于耽误功课,玩物丧志,迷了心性。

至于具体策略,当然得从源头抓起。家庭中任何成人不要给孩子做不好的榜样示范,在确定孩子无法自律之前,绝不提供玩电子游戏的条件和机会。努力让孩子尽量远离有玩电子游戏可能的环境,多给孩子陪伴,走出家门去户外,多亲近自然,带孩子爬山、溯溪、散步、骑车、探险,用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和谐美妙的亲子关系,把孩子从虚拟的幻境中吸引出来。不必刻意去远游,只要去树木葱茏、空气清新的环境,就有助于促进孩子心智健康,心情愉悦。千言万语一句话:教育无他,唯爱和榜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