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张照彬 付敏 文/图

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无土栽培知识。

教学楼顶杂物间化身跨学科校本课程教室,新建的蔬菜种植区、校园小厨房设施齐备,室内水培和室外土培争奇斗艳,各种芽苗菜、人工菌,白菜、青菜、苤蓝等蔬菜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每天下午,一个班级的孩子在这里了解植物物种和培育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浇水、施肥、防虫等劳动,并分组按需进行采摘。

小厨房里,同学们变身小厨师,选材、备料、清洗、切制、装盘亲自动手,烧菜、装盘全程参与,在热火朝天的氛围中乐此不疲,享受着劳动的幸福。跨学科校本课程教室让孩子们了解、经历从一粒种子的生长、成熟,再到被孩子们亲自烹饪成一道美食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餐桌的教育实践。

木工教室里,同学们舞动手中的微型工具,锤子、锯子、刨子……小小的工作台成了孩子们创作灵感迸发的舞台,测量、拉锯、钉钉,敲敲打打中,一件件笨拙却有创意、有故事的作品逐渐成形,孩子们创作激情在兴趣盎然中不断升温,劳动技能和意志品质得到全面培养。

陶艺教室里,同学们摩拳擦掌、撸起袖子,小小的手掌和泥巴进行了有趣的对话,一件件作品诉说了孩子们创作的乐趣,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成品提升了孩子们成就感。陆良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教室,为师生们讲解爨陶的历史以及陶艺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并带领师生装窑、烧窑……为文化小学传承陆良非遗艺术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文化小学拓展劳动育人载体,打造跨学科校本课程,跨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课程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让学生走出课本,参与劳动实践,将学科融合到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课堂充满活力。学校开设的跨学科校本课程,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为一体,孩子们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与合作,最后创新性地去完成既定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活动中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旨在引领师生转变课程理念,多角度、多维度关注学生发展,尝试多学科融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达到让学生立体发展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