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陶玉琼)5月16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为有效提升公证服务质效,解决群众办理公证“繁”“慢”“难”等问题,陕西全面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行动,精减证明材料、压缩出证时限、拓展便民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服务。

纾解“办证繁”。陕西在司法部公布的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基础上,制定了《陕西省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2024年版)》,规范公证事项217项,实现证明材料清单式管理,明确凡公证机构能通过主动核查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式获取证明材料的,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明材料,确保“清单之外无证明”,有效杜绝了循环证明、无谓证明。同时,还制定《陕西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清单(2024年版)》,明确了32类180项公证事项(事务)只要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当事人跑一次就能办好公证。同时,鼓励支持具备涉外商事法律服务能力的公证机构同省内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结对,推动“一证一次办”“一事一站办”。

改善“办证慢”。陕西制定《陕西省公证办理提速清单(2024年版)》,明确清单所列的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37类235项公证事项(事务),出具公证书的期限将缩短到5个工作日或10个工作日以内,鼓励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当日出证”“现场出证”。倡导公证机构灵活采取畅通咨询渠道、线上线下联动、信息互联共享、优化送达方式等措施,提高办证效率。同时,我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证执业监管的通知》,制定《陕西省公证执业违规行为惩戒实施细则》,组织开展全省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强化监管,全面纠治公证员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担当缺失、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

破解“办证难”。陕西印发《关于解决公证服务资源不均衡问题的工作方案》,推进解决全省“一人公证处”“无人公证处”问题,鼓励城区服务优质、人员齐备的公证机构对口援建、结对帮扶偏远县域公证机构建设发展,通过巡回办证、蹲点办证、设立代办点等形式,解决公证服务资源分布不均、供给不足等问题。此外,我省积极推进“公证+不动产登记”联办模式,推行“公证+领事认证”联办服务,实现全省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相关数据平台对接共享,强化陕西法律服务网公证业务供给,优化公证业务在线预约、申办、核验等功能,最大程度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