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春夏之交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多发,专家提醒家长——

吃得太饱太补伤胃肠

5月20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消化病房副教授滕旭提醒家长,春夏季节交替之际,小儿易发生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家长不仅要注意症状及时就医,平时更不要过度喂养,否则容易增加小儿胃肠负担。

症状:食欲下降排便异常

最近一个月,盛京医院儿科消化门诊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就占据很大一部分,很多家长也因为疾病“黏人”感觉到手足无措。滕旭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且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这种病虽然多见于婴幼儿,在较大年龄的儿童中也有很多病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小儿反复的食欲下降、嗳气腹胀、肛门排气增多、干呕或呕吐、反复哭闹或腹痛、排便异常。滕旭解释:“排便异常包括排便量增多、粪便不成形、粪便见奶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较平时增多,粪便伴有酸臭味、干结,排便次数大于每日两次等。”

诱因:喂养过度进补过多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一换季孩子就容易患上这种胃肠道疾病呢?

滕旭解释,原因主要是婴幼儿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尚未成熟,且生长发育迅速,摄入食物的量和种类随年龄增加不断变化,加之家长喂养过度或喂养不当,因而导致胃肠道疾病。季节交替,会对孩子的消化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而家长也更倾向于在换季时或节假日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其实,这样的饮食方式并不合理,不易消化的食物明显摄入过多,就更增加了疾病的发生概率。

滕旭建议,现在沈阳的天气逐渐炎热,从消化的角度讲,儿童应该更加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及营养性,既要利用这个季节摄取足够的营养,促进正常生长发育,也要防止不当的饮食给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春夏季节是儿童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生长速度是其他季节的2至2.5倍。”滕旭提醒家长,在春季,一定要给孩子注意饮食均衡搭配,既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又要有合适的蛋白质,三餐按时吃,避免暴饮暴食;食物尽量以易消化的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重口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以保证消化功能正常。

滕旭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乱用补剂。“很多家长认为无害的保健品,其实对消化系统是有影响的,比如一些婴幼儿服用铁剂就会胃部不适或排黑色大便。”滕旭介绍。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尚志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