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运城日报

王天源

近日,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视频会议。会议提出,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曝出,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笔者认为,所有中小学校都应该引以为戒,抓早抓小,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预防校园欺凌,就要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德育教育,建立并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机制,发现苗头,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通过思政课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预防校园欺凌,就要切实加强学校法治教育。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针对中小学生年龄及生理特点,科学规划各教育阶段及各个年级法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等。突出法治教育的趣味性、知识性,通过播放视频、电影,举办法治讲座和知识竞赛,组织征文、模拟法庭,开设法治宣传园地,参观、旁听法院公开审判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生动的教育,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的熏陶,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预防校园欺凌,就要切实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欺凌行为的严重性、危害性。加强对中小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十分必要、不可忽视。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实行综合治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切忌简单粗暴。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杜绝欺凌事件的发生,才能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才能营造一个温馨、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保障孩子积极向上、团结互帮、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