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运城日报

一季度全市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数字”“绿色”成增长主动力

本报讯(记者 陈永年)今年一季度,按照“2024消费促进年”的相关部署要求,我市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促消费组合拳密集落地,升级类消费潜力释放,全市消费稳步复苏。特别是“数字”消费和“绿色”消费亮点展现,共上拉限上零售额增速3.0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4.6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去年上半年以来,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统计数字,我市一季度消费有以下6个特点——

城乡消费双双提速。一季度,全市城镇消费完成140.1亿元,同比增长3.0%;乡村消费54.5亿元,增长4.1%。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消费1.1个百分点。

餐饮收入好于商品零售。一季度,全市商品零售完成180.6亿元,同比增长3.1%;餐饮收入14.0亿元,增长6.3%。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3.2个百分点。

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类别中,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4.6%)、家具类(增长19.4%)、通信器材类(增长28.2%)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加上同样小幅增长的化妆品类,四类商品共上拉限上零售额增速1.4个百分点。另外,限上零售额增速贡献“大户”还有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分别上拉限上零售额增速0.7和1.5个百分点。

绿色智能产品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增长60.6%)、智能手机(增长28.5%)、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增长24.8%)、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78.5%)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共上拉限上零售额增速3.0个百分点。

线上消费增长加快。一季度,全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4.5个百分点。其中,吃类、用类同比分别增长19.7%、258.6%,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电商新模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消费体验不断拓展提升,实体店铺商品零售持续稳定增长。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其中,便利店商品零售额增长41.0%。

旅游市场稍有回落。根据旅游部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重点监测的9家旅游景区除门票收有较大增幅外(同比增长24.2%),游客接待量和经营收入同比均略有下滑。但是,从整个发展趋势看,特别是今年“五一”假期我市旅游市场全面开花、多点“爆红”的现状来看,我市旅游市场未来的预期依然乐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