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导语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自己多辛苦些,把儿女抚养成才,哪怕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延续,我们的将来需要他们。

俗话说的好嘛,我养你小,你养我老。这句老话让很多当父母的认为自己的有儿有女,未来怎么着也会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晚年是怎么也不愁的。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很多时候常常事与愿违,想得再好也赶不上变化,现实会让这些带着期盼的美好的想法成为空想。

这不,72岁的邱大爷是这样说的:我哪怕有亲生儿女,过得照样很心塞,照样会被他们跟训孩子似的,每天过日子得陪着小心过,就怕自己那句话惹得他们不开心,太憋屈了。

是什么原因让72岁的邱大爷有了这样的说法呢?除了邱大爷,另外两位老人又是怎么看到养老要不要和儿子一起住呢?一起来看看吧。

02周阿姨:我幸苦给孩子照顾家里、带孩子、做饭一手抓,当着免费的保姆,还被他们嫌弃

我是周阿姨,今年59岁。退休后我一直都是帮大儿子带孩子,也跟着他们一起在他们打工的地方居住。

每天我得早起给他们做饭,帮他们送孩子去上学,收拾屋子。下午孩子放学了,又得接孩子,带孩子玩,快到晚饭点了,还要给儿子他们准备晚饭。

每天得日子过得特别忙碌,我体贴儿子幸苦,把自己的退休金每个月拿了1000出来,名义上是给孙女买吃的,实际上是补贴家用。

可是即便是这样,我的儿媳妇也很嫌弃我,说我不会教孩子,孩子成绩的不好,都是我这当奶奶的教得不好。

要么就是嫌弃我做的饭难吃,咸了,没肉,不合他们的胃口。我也想做得合他们的胃口,可是今天做饭,他们说咸了,我吸取教训,下次做饭少放点盐,他们又会说淡了。

难伺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做才适合了。

对于我的付出,他们从来没有看到一点点的好,每次都是挑刺,我说我要回去,让他们自己过他们又不乐意。

每当我说要回去的时候,儿媳妇就会拉着儿子到我跟前说好话,说知道我幸苦,感激我,让我不要回去,他们真的需要我的帮助。

然而,当我体谅他们不容易,选择留下后,还没过几天呢,他们又故态萌发,各种嫌弃抱怨我。

我实在不想再过这种当了免费保姆,倒贴钱,还不被记好的日子。退休后也不是我想要来跟他们一起住的,我也怕影响和儿女之间的感情,想着远香近臭来着。

是他们邀请了好几次,我又心疼他们工作累,幸苦想给他们减负,才同意的。哪知道日子竟然过成了这样,好没落到,埋怨倒是不少。

如今的我,不想忍了,反正孩子已经上小学了,自己收拾东西回家去了,他们爱怎么过就怎么过吧。

我呢,彻底自在了,不再给他们当免费保姆,再也不用被嫌弃做饭难吃,也再也不用被嫌弃我教不好孩子了,再也不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

03邱大爷:付出的再多,也总是被嫌弃,不想寄人篱下,最后的我选择了自己单过,至少自在

我是邱大爷,今年72了,我跟着儿子一起住了两年,这两年住得让我很神伤。我感觉我不是老子,而是儿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儿子和儿媳对着我是一脸的嫌弃,我们之间突然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鸿沟,彼此沟通不了,他们也不愿意跟我沟通。

每次我做啥,他们都是一脸的嫌弃,无论好与不好,每次落到我身上的都是抱怨。

现在的我,在儿子家里,每天都过得很痛苦,必须时刻保持着小心谨慎,话都不敢多说,就怕一句话惹怒了他们,让他们对我咆哮。

每天我不仅要帮忙带孩子,还得给他们做饭做家务,有时候甚至还得补贴他们。就这样我对他们掏心掏肺的好,他们从来没有念过我的好,还觉得我做得不够好。

说我事事做得赶不上别人家的父母,人家家的不是婆婆给了多少钱,就是公公送了套房的。而我却钱钱不给,忙忙帮不上,话里话外就是我老了没用,还啃小。

儿子家的孩子小,喜欢到处跑,我年纪大了,很多时候都跟不上,有一次因为孩子跑得太快,不小心摔伤了。

回到家里,儿媳妇看到我就是一顿训,怪我没看好孩子。我好声好气地说了两句,我体力不够,跟不上,孩子伤着了我也很心疼,下次我会注意。还跟儿媳妇说,你们年轻有空也要带孩子出去玩玩。

可儿媳妇根本就不搭我的话茬,反而一直给我脸色看。估计她就是认为我故意的,心里怪我连个孩子都看不好吧。

这两年的生活了,我算是体会到了什么是“寄人篱下”,跟着儿子他们,我过够了这种付出还被嫌弃的日子。受不了的我,前段时间让他们在村里给我盖了间小屋,以后我就自己住了。

我年龄大了,不想继续受气,也不想每天都憋着气,怕把自己憋出点啥病来。本来没病没灾的都招惹儿女嫌弃了,这病了还了得。

回到了村里,我自己一个人住着,旁边就是我的弟兄,日子过得也挺好的,没事的时候跟村里人聊聊天,唠唠嗑。想吃什么了,就自己花钱去买点好吃的,就这样过着吧,以后啊,不到人不能动了,坚决不再去跟着儿女住。

04洪阿姨:钱给的再多,儿女都不满足。那就再也不给了,养老钱拿在自己手里才是底气

我是洪阿姨,今年66岁,没退休前我是公司的技术骨干,退休后每个月有5500的退休金。我的老伴退休金虽然没有我高,但也有4000。

按理说,我们的日子应该过得很好,毕竟有自己的房子,退休金也不低,可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日子过得却并不是很好。

我和老伴有个独子,他为了工作需求,在大城市安了家,每个月有着好几千的房贷要还,家里又有孩子要养,一大家子开销全靠他一个人,压力挺大的。

我就和老伴商量着,每个月给一部分钱儿子,帮他缓解压力,老伴想着,我们也就一个儿子,人活一辈子不就是想看着后辈过得好嘛,也就同意了。

一个月9500的退休金,我们每个月给儿子5000,剩下的自己留下生活,存着养老。儿子儿媳最初得到这5000的时候,是挺开心的,可惜的是好久不长。

我的儿子和儿媳打电话说想我们了,让我们去他们那边玩段时间。我和老伴闲着也没事,也想孩子们了,就去了,这一去就不得了了。

刚去的那半个月,儿媳妇态度是挺好的,带我们去城市的公园景点玩,会给我做好吃的,给我们买新衣服。

我们要回老家,儿媳妇还不让,说是让我们别回去了,一家人就该在一起过,她想要好好照顾我们。

见儿媳妇说得这么好听,又有心,我们就没有继续说回去的话。为了不给他们增添负担,我和老伴两个人每个月又拿出了2000给她,说是我们的生活费。其实,我们人老了,能吃多少啊,只是为了给他们减负罢了。

可是人心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有一天我出门从外面回来,刚走到门口发现门没关,屋里还有说话声,也没多想,正准备进去了,却听到儿媳妇突然大声地说对着儿子说:你爸妈咋那么不会来事,在这住我们的,吃我们的,手里的钱还舍不得给我们。我们都这么困难了,他们难道就不能把退休金都给我们吗,留着钱干嘛呢,他们又用不着。

我儿子说:你别不知足,我爸妈帮我更多了。儿媳:我哪里不知足了,他们以后指着我们给他养老,现在帮我们不是应该的嘛,现在不帮,以后谁给他们养老。

听听,听听这是什么话,合着让我们过来,美其名曰是想一家人在一起,好好照顾我们。实际是想要更多的钱,把我们的老本都扒拉过去。果然人心是不会知足的,有了5000他们会想要6000,甚至更多。

心里憋着火的我,转身默默地又出去了,等老伴回来后,啥也不说,我们收拾东西回家自己过自己的,可不敢再留下了。

以后啊,我也不给他们补贴了,爱咋咋吧,有着补贴他们的钱,我不如多给自己存些养老金,以后动不了了去养老院呢。

钱我自己拿在手里,也不跟他们一起住,高兴了补贴他们点,不高兴了就自己花,省的被算计。

至于他们的生活好与坏,那是他们自己过得,有了好日子,就忘了以前的难可不行。

05写在最后

说实话,那种靠养儿防老的日子,在如今的社会早就不适用了。想要过得好,减少和孩子间的矛盾,不如自己过,远香近臭,分开总是有好处的。

另一点就是,养老靠儿女不一定指望得上。现在儿女的压力更大,有的是有心无力,有的则是因为成长环境的不一样,活得比较自私、自我。

毕竟现在孩子少,在家都是宝,父母疼着宠着长大,很少有那种为别人着想的心态,他们只会想要得到,不会有感激的心。父母满足不了,就是没能力,就得被他们抱怨;有的更是一边要求父母付出,一边又各种嫌弃。遇到这样的儿女,指望他们养老,还不如指望自己呢。

所以,老人们一定要记住,如非必要最好不要跟儿女一起住,不要一不小心把自己变成儿女的免费保姆,一边倒贴着钱,一边还得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图啥呢。

人到老年,多给自己留些钱财在手,以防万一,很多时候钱是生活的底气,可以让自己过得舒适,有更多的话语权,有个快乐而又幸福的晚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