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刘礼艳

据媒体报道,近段时间,多地一大批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相关信息资讯、公示、公告等内容并入属地政府网站。之所以启动注销,有序关停,是因为内容更新不足,原创不足,又或所能提供的服务功能不强,没有体现新媒体平台内容发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这些政务新媒体有形式、无内容,有账号、无服务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形式主义。2023年12月,国家网信办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注册运营政务公众账号,要严格控制数量,加强信息更新。

关停一批无用的政务新媒体账号,从根本上来说,治理的正是形式主义,但我们的关注点不应只是对形式主义的表象治理,而应该是治理之后如何用好运维好账号,如何进一步完善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如何进行运维理念和方式的进一步创新……既要“瘦身”更要“健体”,这是治理政务新媒体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健体”首先要完善服务功能。服务群众有多种形式,线上可以,线下也可以,但线上的关键是如何做好信息公开、共享,实现不同单位间信息与数据的联动,加快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回复的效率;其次要提升服务质效,线上问题转向线下,需要将问题快速进行归类、分析、交办,以提升解决问题的速率和质效。

账号“瘦身”只是第一步,“健体”需要更有效率的协同。如此,政务新媒体才能做精做好,不断在线上扩大影响力、公信力,实现政务上线的根本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