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地处珠江西岸,珠海是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受限于经济总量,珠海的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一直不大。2019年格力电器混改落地,背后的珠海国资开始进入资本市场的视野。

甘愿放弃格力电器实控人“宝座”的背后,是珠海迫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快速提升城市能级的诉求和决心,同时也向外界释放了明确的信号:珠海国资将是这场城市产业“焕新”中的主力军。截至2023年末,珠海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达12924.06亿元,规模超越国内不少经济强市和省会城市。

根据珠海的产业发展蓝图,珠海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围绕“4+3”产业集群布局,过去几年,以格力集团、华发集团等为代表的珠海国资凭借充沛的资金,以“外延并购”和“以投促引”的打法活跃在一二级市场,为珠海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现代新兴产业。

执中Zeron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珠海市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和政府投资平台下设的基金总数约50家,有限合伙人(LP)出资事件超250个,出资金额超千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激活存量做大增量产业,珠海国资无疑是疾步前行中的珠海产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引擎”。

国资平台“三驾马车”

今年2月,珠海诞生了首只专精特新主题产业基金,这只基金由珠海基金三期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设立,以“母基金+直投”的方式开展投资,布局未来数十年内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

总规模达100亿元的珠海发展投资基金三期于去年10月宣告成立,在此之前,珠海基金一期和二期在子基金业务拓展、产业引进、项目投资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2023年6月底,珠海基金一期、二期已对外投资子基金及项目43个,总规模超76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626亿元,通过子基金投资支持和引进企业共91个,已实现返投超2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受托管理机构,珠海国资巨头华发集团在珠海基金一期、二期的成功运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华发集团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该集团从2015年起就进军产业投资领域,通过华金资本、英飞尼迪、珠海科创投、珠海基金等四大投资平台,以“母基金+直投”“市场化+政府”“境内+境外”的投资矩阵,打造了从天使、孵化、加速,到并购、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投资业务体系,重点聚焦半导体、新能源、医疗健康三大核心赛道,目前正在向人工智能、智慧家居拓展。

尽管去年一二级市场普遍不景气,但珠海仍有多家企业成功过会和上市,这些企业背后都有“华发系”基金的身影。华发集团方面介绍,去年以来,旗下各投资平台新增投资项目超过40个,另有迈百瑞、纳睿雷达、晶升股份、颀中科技、盟固利等约20家被投企业过会或上市。截至目前,华发集团已累计投资超400家企业,其中有107家已成功上市或过会,包括珠海冠宇、炬芯科技、高凌信息、纳睿雷达、优必选等。

今年1月,盛景微在上交所上市,翻开公司股东名录可发现,珠海格力集团位列其中。据悉,在该公司成立两年后,格力集团通过旗下格力金投向其投资了4000万元,助力企业推进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加快企业上市进程。盛景微上市后,格力集团投资培育的“上市军团”已扩充至76家。作为珠海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格力集团自2019年剥离格力电器后,转型投资平台的步伐被按下加速键,尤其是近些年,格力集团依托旗下格力金投、格力产投两大专业投资平台,锚定珠海“4+3”产业集群,在国内创投圈频频出击。

格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洪在此前表示,格力集团目前已打造认缴总规模超1065亿元、总数达79只的产业基金集群,累计投资、引进产业项目及珠海本地项目185个,总投资额170亿元。

至此,珠海两个最主要的国资巨头浮出水面,加上珠海大横琴集团,三大国资产业及投资平台在珠海产业转型升级中扛起大旗。记者根据执中Zerone数据统计发现,这三大平台在珠海国资LP的出资次数合计占比超过80%。而“华发系”基金出资次数占比超30%,“格力系”和大横琴集团下设基金的出资次数也均超过20%。由此可见,继深圳“最牛国资委”、合肥“最牛风投机构”之后,珠海国资也凭借厚实的“家底”和在资本市场上的“攻城略地”迅速进入了投资界视线。

扛起产业转型升级大旗

过去几年,业界对珠海国资的印象,基本都刻画在资本市场上的多家上市公司中:长园集团、欧比特、宝鹰股份、维业股份、科华生物……这些公司都先后打上了珠海国资的烙印。

珠海国资投资并购上市公司一度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典型性代表之一,但频频买入上市公司的背后,却不仅仅是为了扩大资产规模和获取投资回报,更深的用意在于“以投促引”。这从被珠海国资入股的几家上市公司后续发展情况可窥见一斑。比如,在入股长园集团后,格力集团先后推动其将旗下的多家公司和重点项目落户珠海,为珠海引入高端制造产业、带动智能电网行业与智能装备行业在珠海实现聚集发展。

在珠海的“4+3”支柱产业版图上,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增加值都在2023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集成电路和新能源的增速最大,这背后,珠海国资国企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发集团方面对记者介绍,通过在光伏领域全产业链的投资,华发集团目前已实现了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全覆盖,并通过“以投促引”,顺链招引了上下游配套企业10余个项目,成功推动珠海光伏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的飞跃。

此外,在珠海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工作中,格力集团也扛起“大梁”。2020年6月,格力集团发掘到中国接口IP龙头企业芯耀辉的发展潜力,并率先启动投资。2021年,为进一步推动其先进工艺IP技术布局和核心技术研发,格力集团出资10亿元“以投促引”推动芯耀辉落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并以“全生命周期”投后服务培育其加快拓展规模。目前,芯耀辉已成为珠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优质生力军。

从亿元级参与初创企业数字光芯A轮投资,到战略入股上市公司胜宏科技、参与欧比特的定向增发,格力集团旗下格力金投可谓将集成电路产业链“一网打尽”,推动珠海在该领域的产业链完善和技术创新再上新台阶。

与市场友好合作

和社会资本同台竞技

既在市场失灵的早期阶段发挥引领作用,提前“卡位”具有颠覆性和引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也要在成熟期企业释放产能期间强势入局,获取产业布局的话语权,和国内许多城市的国资一样,强势崛起的珠海国资已成为参与城市新一轮竞争的重要力量。

但如何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友好合作、优势互补?事实上,选择投资风险较高的初创企业,正是珠海国资深谙市场化打法的最好体现。“我们基于深入的行业研究,对产业脉络、市场趋势和项目本身形成系统性思考,并以市场化眼光去判断和识别优质初创企业。”珠海科创投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沉淀,珠海科创投已经构建了科学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在平衡投资风险的同时,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培育区域产业生态作用,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支撑。

据了解,珠海科创投管理着珠海市科技天使基金、人才基金,以及珠海首只专精特新基金等,即使这些基金都带有政策性使命,但在市场化的运作逻辑下,这些基金都练就了能与社会化创投机构同台竞争的实力。以受托管理的珠海市科技天使基金为例,已投项目超过83%处于A轮及A轮以前,超过30%为企业的首轮融资人,约45%获评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而从引导基金的层面来看,如何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本地,是眼下各地政府着力探索的课题。珠海基金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激发管理人的积极性,珠海基金三期产业基金设置了让利机制,向子基金管理人进行让利。“通过这些举措,我们与很多优质的管理人达成合作,为珠海不断培育和引进产业资源、项目的效果明显。”该负责人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