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金期货

5月17日当周现货猪价维持小幅上涨,上涨幅度有限;期货市场跟随现货市场价格偏强运行,市场对三季度后猪价较为乐观。

供应方面,尽管从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角度来看,产能去化已阶段性完成,但由于能繁母猪生产效率的提升,3月仔猪出生量并未明显减少,目前处于能繁母猪去化与能繁母猪生产效率提升的博弈阶段,趋势性不明显。5月原本供应压力较小,前期二次育肥及压栏集中在4月出栏的可能性较小,更大概率是在5-6月滚动出栏,短期内未看到集中的供应压力。而中长期来看,根据能繁母猪存栏量及仔猪出栏量来推算,生猪供应或将至下半年才有明显减量,下半年猪价缓慢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需求方面,宏观需求提振一般,终端餐饮消费表现平平,屠企白条订单、走货情况一般,宰量低位徘徊,行业亏损态势延续,同时冻品出库不尽人意,需求端对短期行情缺乏有力支撑。另外今年二育集中出栏的情况较少,以边进边出为主,对猪价有持续性影响,但影响幅度有限。

成本利润方面,2023年四季度以来,玉米豆粕的价格回落明显,生猪饲料价格跟随原料价格的下跌出现大幅下滑。在原料价格下跌的背景下,行业养殖成本或将出现整体的下降。

综合来看,综合来看,近期在二育入场情绪偏强的影响下,猪价有所反弹,但由能繁母猪推导出的理论供应减量与前期压栏供应释放之间博弈加剧,短期消费提振不明显,供应仍然充足,同时猪肉替代品价格处在下降通道,猪价独立向上突破难度较大,需要较强的供应减少逻辑,目前仍以窄幅震荡为主。从盘面来看,目前09合约已涨至18000,养殖端套保空间较大,或将吸引产业企业入场进行套保,多空博弈仍将延续。策略方面,建议养殖端结合企业养殖成本把握节奏性的套保时机,同时可结合使用期权对期货持仓进行保护。

风险因素:猪病、消费预期

行情回顾:情绪拉动猪价上涨

1、现货市场

据博亚和讯监测,截至5月17日,当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5.26元/kg,较上一周上涨2.01%,猪价呈现稳步上涨态势;外三元仔猪(15kg)均价为44.19元/kg,较上一周下跌0.67%,近期仔猪价格稳中有跌,由于市场对后市行情看好,补栏积极性仍在,仔猪价格仍旧坚挺。短期生猪价格暂无快速上涨或下跌的驱动因素,由于二次育肥仍在陆续入场,而5-6月面临前期压栏的供应释放压力,猪价上涨空间有限。

2、期货市场

截至5月17日,当周生猪主力合约收盘价均价为18120元/吨,主力合约价格走势稳中有增,市场对三季度后的猪价较为乐观。基差方面,当周主力合约平均基差为-2830元/吨,相较于现货维持较高升水状态。当前期货盘面价格依旧呈现近弱远强的格局,近月合约跟随现货价格走势,而09、11合约交易产能下降、饲料成本下滑逻辑,底部支撑较强。

供应端:暂无明显压力

1、5-6月面临前期二育及压栏供应滚动释放压力

近期供需僵持延续,企业出栏节奏平缓,社会场整体走货积极性一般,市场猪源流通相较充足,二育入场积极性较强,同时面临前期压栏滚动出栏,虽然暂无集中出栏情况,供应压力仍存:

第一,从养殖端产能去化速度来看,据钢联数据统计,4月份规模养殖场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85.76万头,环比上涨0.87%,同比减少4.59%。东北地区母猪存栏波动不大,华北地区下调,其他地区均小幅调涨。随着养殖端饲料成本回落,4月份养殖端企业盈利继续增加,加之业内对后市行情看好,多地养殖户上调产能、优化产能效率,这意味着养殖端产能去化或已结束,未来能繁母猪存栏量以稳定或小幅上涨为主,整体来看,产能的去化幅度或小于市场预期。

第二,从生猪出栏体重来看,据钢联数据统计,截至5月17日,当周全国生猪出栏均重为122.79kg,较上一周下跌0.08公斤。随着前期大猪集中出栏,近期市场肥猪供应量占比减少,加之二育补栏小标猪意向增加,另外,气温不断升高,肥猪需求减弱,养殖端压栏增重意向有限,规模场多控重出栏。这也意味着目前市场上的二育暂无集中出栏大猪的情况,多以滚动出栏为主,短期对猪价的影响有限。

第三,从标肥价差来看,据钢联数据统计,截至5月17日,当周全国生猪标肥价差为-0.02元/kg,较上周持平,窄幅调整。当前北方大部分地区标肥价差已转正,南方地区价差有微幅拉大,北方地区散户大猪存栏减少,调运量也减少。市场二育情绪较强,二育养殖户购买增多,造成标猪价格上涨,大猪价格稳定的局面。

第四,从饲料销量来看,据钢联数据统计, 4月猪料总销量环比下跌3.68%,其中母猪料销量环比上涨2.02%,仔猪料销量环比上涨0.01%,育肥料销量环比下跌5.94%。母猪料和仔猪料销量环比小涨主要在于部分养殖场对未来猪价较为乐观,市场存在一定补栏需求,致使出现小幅增量;育肥料销量环比下跌原因在于五一节前散户出栏积极性较高,部分前期二育大猪出栏,致使育肥料需求下滑。而育肥料销量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当前商品猪存量的减少。

虽然养殖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亏损,但产能去化幅度或不及预期。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该方案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常波动(绿色区域)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农业农村部公布的3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92万头,政策释放出来的信号是当前产能仍处高位,2024年只有继续去产能,才能将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整至正常保有量。

2、补栏积极性维持稳定

从仔猪价格来说,据钢联调研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当周7kg仔猪平均价格为539.52元/头,较上周持平,仔猪补栏积极性相对坚挺。

随着仔猪价格已回调至高位,进一步涨价空间或有限,短期补栏行情或趋稳盘整。近期生猪价格受二育支撑略有上行,仔猪行情也止跌趋稳。由于前期仔猪价格上行明显,当前高价成交表现一般,市场采购积极性略有下降。

从母猪补栏情况来说,据钢联调研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当周50kg二元母猪价格为1579.05元/头,与7kg仔猪价格走势一致,补栏意愿较坚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养殖端产能的调升。

3、养殖端累库将影响猪价

仔猪出栏量能够反映5-6个月后的商品猪出栏情况。我们利用仔猪的生产数据推算未来的猪肉供应量,并将其与实际猪肉供应量进行对比。根据过往的数据可以发现,在消费淡季,尤其是春节后,通常实际猪肉供应量要低于理论供应量,养殖端预估未来的市场行情更好,出现大规模的累库现象;而在二季度,尽管部分时候理论供应量出现明显下滑,但前期累库的供应量持续释放,实际供应量不会出现回落,且实际供应量大于理论供应量;三季度及四季度是猪肉消费旺季,通常理论供应量与实际供应量同步上涨,但存在阶段性猪价低位时养殖端部分累库的情况,实际供应量与理论供应量的绝对值并不完全一致。

通过2023年下半年至今仔猪的生产数据我们可以推测2024年上半年的猪肉理论供应量,由于仔猪出栏量持续高位,上半年生猪供应量仍然充足,直到5-6月才有明显减量。叠加过往历史,春节前养殖端通常会加大出栏量,实际供应量大于理论供应量,而在2-3月春节后,养殖端会出现累库的现象,出栏量小幅下滑。中期来看,生猪出栏量取决于新生仔猪数和仔猪料。从协会和涌益的新生仔猪来看,从去年11月份仔猪出生量显著下滑,其对应5-6月后的生猪供给也将出现明显下降,但由于是从高位回落,因此预计 5 月份是供需改善的起点。

综上所述,尽管从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角度来看,产能去化已阶段性完成,但由于能繁母猪生产效率的提升,3月仔猪出生量并未明显减少,目前处于能繁母猪去化与能繁母猪生产效率提升的博弈阶段,趋势性不明显。5月原本供应压力较小,前期二次育肥及压栏集中在4月出栏的可能性较小,更大概率是在5-6月滚动出栏,短期内未看到集中的供应压力。而中长期来看,根据能繁母猪存栏量及仔猪出栏量来推算,生猪供应或将至下半年才有明显减量,下半年猪价缓慢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消费端:面临二育入场的持续影响

1、屠宰厂开工率整体有所下降

从屠宰端来说,据钢联数据统计,5月17日当周屠宰开工率28.21%,较上一周下跌0.23个百分点,涨题略有下降。当前终端消费不旺,各地气温普遍升高,白条走货减淡,厂家没有利润,基本缩量挺价为主。目前厂家无去年同期入库操作,整体开工低于去年。立夏节气已过,气温升高加快,不利于猪肉消费,尤其南方中大猪消费还会有所减弱,预计近期厂家仍或有小幅下降。

2、二育入场持续对消费产生影响

从二次育肥情况来说,当周部分屠宰厂收猪明显困难,尤其是北方区域猪价有所上涨,二育集中采购,养殖端看涨情绪强烈,反映在期货盘面上导致价格上涨明显。但此次上涨能否持续还需继续观察二育的进场情况,当前二育以边进边出的节奏为主,大量集中入场的情况较少,对于猪价的提振作用或不及去年。

3、白条价格跟随毛猪价格有所上涨

从终端消费来说,据钢联数据统计,5月10日全国白条肉均价为19.64元/kg,近期白条价格跟随毛猪价格上涨明显,但波动幅度相对于毛猪上涨幅度偏低,这也证明了毛猪价格上涨并不是终端消费提振带来的,而是养殖端情绪性拉动的结果,终端消费仍无明显利好支撑,猪价上涨缺乏持续上推动力。

综合来看,宏观需求提振一般,终端餐饮消费表现平平,屠企白条订单、走货情况一般,宰量低位徘徊,行业亏损态势延续,同时冻品出库不尽人意,需求端对短期行情缺乏有力支撑。另外今年二育集中出栏的情况较少,以边进边出为主,对猪价有持续性影响,但影响幅度有限。

成本利润端:维持小幅盈利状态

近期猪价有所回调,养殖端利润较上一周小涨。利润方面,截至5月17日当周自繁自养平均养殖利润为-15.21元/头,环比上涨28.76元/头;外购仔猪平均养殖利润为132.17元/头,环比上涨35.92元/头。近期养殖端维持小幅盈利状态,一方面猪价小幅反弹,另一方面饲料反弹幅度有限,仍维持低位。

2023年四季度以来,玉米及豆粕的价格回落明显,生猪饲料价格跟随原料价格的下跌出现大幅下滑。在原料价格下跌的背景下,行业养殖成本或将出现整体的下降,按照当前的饲料价格进行推算,行业养殖成本大概在14.5-15元/kg左右。而对于2024年,由于玉米、豆粕存在丰产预期,中长期玉米、豆粕现货价格仍然偏空,若供应仍维持高位,猪价上涨幅度或有限,高点不及去年。

行情展望

综合来看,近期在二育入场情绪偏强的影响下,猪价有所反弹,但由能繁母猪推导出的理论供应减量与前期压栏供应释放之间博弈加剧,短期消费提振不明显,供应仍然充足,同时猪肉替代品价格处在下降通道,猪价独立向上突破难度较大,需要较强的供应减少逻辑,目前仍以窄幅震荡为主。从盘面来看,目前09合约已涨至18000,养殖端套保空间较大,或将吸引产业企业入场进行套保,多空博弈仍将延续。策略方面,建议养殖端结合企业养殖成本把握节奏性的套保时机,同时可结合使用期权对期货持仓进行保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