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光明网

编者按: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当前,我国数据生产量和存储量快速增长,数据资源开发能力持续增强,但制约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的卡点堵点等问题依然突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还需完善。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澎湃动能。对此,由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清华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主办,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据与治理专业委员会、光明网共同协办的“数据大讲堂”于近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众多专家学者受邀分享数据实践、探讨理论创新,促进数据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助力全面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到2026年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提出了“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产业生态,数据产品和服务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的发展目标。近日,清华大学“数据大讲堂”第四讲邀请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心张向宏教授,分享了题为“数据要素化新阶段的数据产业发展”的演讲,从数据要素化发展新阶段催生新型数据产业,数据产业的概念及演进历程,数据产业的形态、构成和特点,我国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等四方面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

在数据要素化发展新阶段催生新型数据产业方面,张向宏指出,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据要素化发展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不仅孕育了新生产要素、新数据空间、新管理机制、新基础设施,而且催生了新型数据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张向宏教授剖析了数据产业的内涵和发展历程:数据产业是在数据要素化发展新阶段,由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产品和服务、数据企业等集合而成一种新型产业形态。自2015年国家提出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后,在国家层面上先后出现过大数据产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据化、数字经济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概念,各地分别提出过数据要素产业、数字产业、数据服务产业、特色数据产业等不同提法。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正式提出“数据产业”。

张向宏指出,我国在数据产业发展规模、数据资源生产规模、关键数据技术突破、数据要素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也存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数据技术产品总体水平不高、数据企业发展缓慢、数据生态割裂分散等问题。“今后三至五年,‘数据产业’和‘数据要素产业’内涵将形成共识,促进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的‘新18号文’将出台,人工智能、行业数据集、隐私计算等将成为主流数据技术,‘数据要素型企业认定’将在全国范围体系化开展,企业协同、区域协同的数据产业生态格局将逐步构建,我国数据产业将迎来大繁荣大发展机遇。”张向宏说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