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开展多彩公益课堂 温暖儿童成长时光

家门口是幸福小天地 解锁“儿童友好”新场景

临近“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丰富辖区少年儿童的业余生活,皇姑区新乐街道通过网格收集“民愿清单”,积极链接多方资源,通过开设形式多样的“少儿公益课堂”,助力辖区少年儿童培养读书、手工、拼音、美术、自我保护等学习兴趣,课堂秉承公益性原则,免费进行多元辅导,利用周末时间,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受到少儿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诗意美在社区 感受唐诗之美

泰山社区和泰山路小学在泰山社区共同开展了“诗意美在社区,感受唐诗之美”幸福教育活动,为居民送来《唐诗美》的传统文化课程,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全力提升教育惠民的服务能力,让幸福教育深入人心。

课上,泰山路小学讲师团的孔小文老师引导大家了解唐诗文化,介绍唐诗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地位,并通过泰山路小学一年四班的同学表演的《唐诗美》、三年三班带来的《唐诗里的中国》,让居民进一步了解唐代文学和文化,直观地感受唐诗之美。

创意课堂进社区 领略黏土魅力

辽大社区开展的创意黏土公益课堂活动,则增进了小朋友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丰富了小朋友的想象力,锻炼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中,老师首先向孩子们讲解黏土小花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所需要的材料,接着老师将制作材料分发给大家,孩子们接到材料后便开始动手操作起来,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对不同颜色的黏土组合和造型搭配进行创作,小朋友们发挥着各自的奇思妙想,通过一步步地揉、捏、搓等动作将手中黏土制作成各种样式的精美作品。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欢乐和笑声。

此次彩泥公益课堂的开展,不仅使孩子们掌握了黏土制作的基本知识,让他们体验到了制作黏土的乐趣,还更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校园“青春派”建言 如何保护好自己

友谊社区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高年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特别邀请辽宁大学计算机系的六位大学生志愿者,为陵西小学高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关于校园欺凌及防范的公益课。

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解释了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形式和危害。他们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并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在遇到欺凌时保护自己,如何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志愿者们还结合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经历,分享了如何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在学校和家庭遇到各类烦心事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表达了自己对于校园欺凌问题的看法和想法。志愿者们也耐心解答,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苏慧婷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