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

司马懿此时并未在关中战场

但实际上,诸葛亮这次忽悠司马懿的空城计并没有发生。针对诸葛亮此次的北伐行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没有提到司马懿。《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也说,“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于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也没有提到司马懿。

记载司马懿事迹最详细的《晋书宣帝纪》写到,魏太和元年(227)六月,魏明帝曹叡任命他屯兵于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加督荆、豫州军事”。所以这场战役中司马懿根本就不在祁山或斜谷一带!他在直线距离七八百公里外的宛城。

此次空城计并非空穴来风

那么这个空城计难道就是空穴来风,没有任何根据的胡编乱造吗?倒也不是。历史上还真的曾经有过这么个记载,而且它来自《诸葛亮传》的裴松之注,内容基本上就和《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

那段引文“郭冲三事”说:“(诸葛)亮屯于阳平(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宜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魏)延军错道”。到了距离诸葛亮驻军的地方只有六十里处,派出去侦察的人回来报告说,诸葛亮在城里的“兵少力弱”。

同时,诸葛亮也得知司马大军逼近,但此时想去和魏延的主力靠扰已经来不及了。诸葛亮临危不惧,“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酒”。全军偃旗息鼓,不得擅自出账,司马懿怀疑城内有伏兵,就退走了。

裴松之提出3条理由予以否决

不过,裴松之最后又举出三条理由,否定了上面这个说法:除了上述的司马懿不在关中以外,一方面认为曹军兵力将近20万,远胜于蜀军,完全可以在城外驻军待机,根本不必撤退;另一方面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有反骨,不可能将主力交给其统帅。

裴松之这些理由很有说服力。罗贯中显然不会不知道,那他为什么还要采用?这就需要从创作上来研究了。

罗贯中杜撰空城计完全是艺术创作需要

小说的内容本来就是虚构的,它最基本的元素是故事,有了好看的故事人物形象才有可能鲜活起来。长篇小说通常要有主要矛盾,矛盾双方要有主要代表人物。从历史上来看,“六出祁山”蜀军方面的主帅自然始终是诸葛亮,但是曹魏方面就不同了。

前3次都是曹真,后来又加上司马懿。如果完全按照历史事实来写,笔墨就必定分散,司马懿的形象就不可能突出。于是罗贯中就只好把曹真的故事改成司马懿的,或者让曹真当配角,如此一来,就必须再增加一些虚构的故事情节到司马懿身上,当然必须是空城计这种突出诸葛亮智慧的,那就只好委屈司马懿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