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晚年生活如同一場劫難,無論財富多寡,子女是否孝順,結局都不盡相同。

另有人認爲,晚年的生活終究取決於個人的底牌,一是儲蓄的積累,二是子女的關懷。

然而,我們常常只看到別人表面的生活,實際上,只有老人自己才清楚自己的真實感受。

我已經退休三年,經歷了許多事情,我發現,晚年生活的最終結局,大體相同,只是心態不同。

心態良好的老人會靜心享受晚年生活;而心態不佳的老人則可能自我糾結,也會影響他人。

晚年生活中,貧困和孤獨的老人面臨更多的挑戰,這是不爭的事實。

有人在網上分享了陪伴父親住院的經歷,深刻感受到了醫院裏的殘酷現實,以及老人晚年的無助和心酸。

那些有經濟支持和子女陪伴的老人,可以享受到24小時的照料和關懷;

而那些貧困無助,孤獨無依的老人,不僅無人關懷,甚至在醫生建議手術時,子女也不願意出錢。

在商議之後,子女們只好向醫院提出暫緩手術,選擇讓老人出院回家。

看着老人眼中充滿落寞和無奈的表情,深深印證了那句話:“一個母親可以養活十個孩子,但十個孩子未必能夠好好照顧母親。”

社區裏有一位母親,養育了五個子女。在丈夫還在世時,子女們常常回家過年。

然而,丈夫去世後,子女們很少回來看望母親。母親說,這是因爲自己沒有退休工資,僅依靠丈夫留下的一點積蓄生活。她無法給孫輩們壓歲錢,也無法幫助子女們。

於是,那些看不到實際利益的子女們誰也不願意主動回家看望養育他們的母親。

另外,社區裏還有一位沒有孩子的女士。丈夫過世後,她的晚年生活變得非常艱難。

她想要僱人照顧自己,但自己的退休工資微薄,僅夠維持基本的生活費用。因此,她根本請不起保姆。

最終,這位女士不得不賣掉自己的房子,請求自己的侄子把自己送進了養老院。

已經有好多年沒見到這位女士了。有人說她已經去世,也有人說她還在養老院裏。

老伴的姑姑是國企高管,退休後有着豐厚的退休金,還有三個優秀的子女,只是這些子女都定居在國外。

姑父去世後,姑姑被本家的侄子接到家中贍養,條件是將姑姑名下的三居室電梯房過戶給侄子。

最初的幾年,姑姑的本家侄子對她非常好,還經常帶她出去旅遊,直到姑姑無法自理。

然而,本家侄子沒有與姑姑的三個子女商量,而是擅自決定將姑姑送進了市郊的養老院。

在養老院裏,姑姑只度過了不到半年的時間,便離世了。由於疫情的影響,姑姑國外的三個子女誰也沒有回來。

即便是姑姑這樣有錢的人,最後的歲月也無法逃脫這樣的命運。她在養老院獨自度過人生的最後階段,身邊一個親人也沒有。

終究,晚年的生活並非人人皆可如意,無論貧富,有無子女,健康不佳時,一切都顯得徒勞無功。

如今,獨生子女的父母也都漸漸老去,即便是大一些的,也已經是七十多歲的年紀了。

我的一個同事,今年剛剛五十歲就退休了,她是我們七十後中最年長的獨生女。

我們都曾羨慕她家裏只有一個孩子,她總是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愛,每年都有新衣服、新鞋。而我們只能指望父母的心情,大多時候都是三年換新的,舊的再三年。

有一次閒聊中,她提到自己最害怕半夜接到電話,因爲她總擔心自己的父母身體出了問題。

現如今,她的公婆已經需要她的照顧,如果再有父母需要她照料,她將會分身無術,只能商議着請人照顧,或者和父母一起去住養老院。

看到同事的現狀,我也開始思考自己未來晚年的生活。

雖然我現在還只有54歲,但我內心深處也羨慕那些能夠突然離世的人,覺得那樣的離去纔是幸運。

子女爲了老人而犧牲自己,雖然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異常艱難。

在過去,有多個孩子的家庭,總能有人自願留在父母身邊照料他們;

但是如今,現實卻是隻有一個孩子,生活的壓力也更大,不可能讓孩子放棄工作,全職在家照顧老人。

因此,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爲自己的晚年做好準備。

老年生活的艱辛,不是由我們的意願來改變的。

無論過去多麼風光的人,到老了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即使手頭上有再多的錢,也買不來自由自在健康的身體,也無法填補房間裏那種家庭歡聲笑語的氛圍,更無法回到往日的時光。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健康的時候,好好照顧自己,多加鍛鍊身體。

保持規律的飲食和作息,儘量讓自己保持健康的狀態,延長我們自理的時間。

不要害怕衰老,但也不要過度放縱自己,坦然面對生活,這纔是最好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