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山东力推中小学生入学报名“零跑腿”“零证明”

明年拟全部实现幼儿园入学“一网通办”

5月9日,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逐步探索报名入学“网上办”,让学生家长们享受数字赋能带来的“零跑腿”“少证明”甚至“零证明”便民服务成果。

山东近两年超九成新生通过网上报名入学

发布会上,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邢顺峰介绍,一是把报名入学手续减下来。优化各地招生政策,以县为单位梳理出有房产有户籍、有户籍没房产、有房产没户籍、外来务工、优抚对象等5类入学群体。针对各个群体,分类确定孩子报名入学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本着“非必要不提供”的原则,将原来需提供的11类证明材料压减到最多5类,降幅达55%。

二是把网上报名平台建起来。2020年,山东开始探索报名平台建设试点工作;2022年,各县(市、区)已全部建成报名平台,并在招生工作中投入使用。报名平台具有政策发布、学区划分、政策咨询、申请报名、材料提交、学校审核等功能,实现了家长在网上给孩子报名、学校在网上审核材料,初步解决了家长“跑腿”问题。

三是把电子证明材料用起来。认真落实全省开展“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工作的要求,经省大数据局协调,将户籍、居住证、房产、社保等11项居民数据信息调取到报名平台中来。比如房产、户口属于同一学区的,家长登录平台后,经人脸识别,孩子、户口和房产等信息会自动弹出,家长仅需进行信息选择和确认,即可一键完成报名。

2022年和2023年,共有92.3%的家长选择了网上给孩子报名入学。抽样统计结果显示,其中56.8%的家长实现了报名“零证明”办理。得益于报名证明材料信息的自动调取和交互验证,学校审核效率也大大提升,平均审核时长缩短70%。

最大程度让线下报名的家长“只跑一次腿”

邢顺峰说,在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山东省教育厅会同其他8个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深化数据赋能高效办成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一件事”实施方案》,明确了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工作重点。

一是对证明事项再精简。优化入学政策,进一步减少家长提交证明材料的数量和招生平台的数据核验压力。比如,对采用赋分录取的,原则上除户籍类型、居住情况、从业情况及房产类型外,取消其他赋分项目。

二是对招生平台再升级。坚持功能齐备、操作友好原则,对现有平台进行优化提升。平台在实现政策查询、数据调用、报名录取等功能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平台进行阳光分班并提供分班结果查询。

三是对信息支撑再加强。针对特殊类型入学群体,加大平台对所需数据信息的调用和共享力度。对现有数据资源尚未满足需求的,由教育部门会商相关部门探索定制。

四是对线下服务再优化。保留线下报名点,主要服务于使用网络不便,或因所需信息不全无法通过数据核验的家庭。对线下办理家长,一方面由帮办代办人员协助线上办理、提交申请,或“一次性”收集、核验纸质证明材料,最大程度让线下报名的家长“只跑一次腿”。

五是对服务链条再延伸。将招生期间采集的学生信息共享至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建立新生学籍。今年秋季学期,预计超过120万名小学新生、900万条以上信息实现共享,减轻家长重复填报学生信息负担。

5月底前,山东将进一步梳理提出招生所需数据信息,协调有关部门共享,并推动各地按要求完成招生平台改造升级,与“爱山东”政务云平台实现对接;6月中旬前,组织各地进行模拟演练,对升级后的招生平台进行运行测试。其间,将加强调度指导,确保8月份高效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山东计划明年全部实现幼儿园入学“一网通办”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仲红波说,2023年起,山东省教育厅就开始了幼儿园招生报名网上办理工作的探索。一是理流程。组织各县(市、区)为单位对幼儿园招生政策进行梳理,进一步优化招生流程,方便报名入园。二是建平台。实现政策查询、咨询建议、受理报名及录取入园等功能全程网办。三是减材料。鼓励各地教育部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居民政务数据信息接口,推动“零证明”办理。四是抓对接。推进各地招生平台同全国学前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对接,减轻家长信息填报负担。去年,全省70%的县(市、区)已经实现了幼儿园入园“一网通办”。下一步,将充分借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网办经验,加强调度,会同各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办好幼儿园入园“一件事”,今年争取县级网办率达到90%以上、明年希望能够实现100%。

关于高中阶段入学。各高中阶段学校主要是通过中考录取学生,中考政策以市为单位制定。全省各市早已建成了中考报名及录取系统,具有当地学籍初中毕业生,由就读初中学校统一组织网上报名,参加中考后根据考生志愿、分数由当地组织录取;在外地就学学生拟回原户籍地参加中考的,需要到户籍地所在地的招考平台进行报名,具体条件可以咨询相关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在中考报名期间,各地都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公布了报考指南和咨询渠道等,考生及家长根据需求进行查询报名。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薛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