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作为全国人文护理示范基地,华科大附属协和医院推行规范化护理人文关怀,为患者带来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刘坤维 摄

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护士长杨侠为患者绑扎多层绷带,利用绷带的梯度压力治疗患肢的淋巴水肿。

代雨朦 摄

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专科护士在病房评估患者吞咽功能。

马遥遥 摄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手术麻醉中心护士为患者铺设好温毯,盖好预热的U型被,连接上鼻咽温监测探头。

郭子建 摄

今年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广大护士群体是深化医改、改善服务、惠及群众的一支重要力量。全市现有护士6.6万余名,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呼声日益高涨,武汉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广大护士的潜能,在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延伸服务链条、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促进了护理工作不断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 积极推进专科护理质量改善

作为武汉市促进专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推动护理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今年以来,武汉市各医疗卫生机构专科护理质量改善优秀项目不断涌现。

武汉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王莉表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护理工作应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由“响应式”被动服务转变为“超前式”主动服务,由“粗放式”服务转变为“精准化”个性服务,由“单体式”服务转化为医护药“联动式”服务,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和团队合力,切实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这些专科护理质量改善优秀项目均是紧扣国家政策、优势专科发展、患者健康需求,立足改善护理质量与患者健康结局,持续拓展护理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强化人文关怀、加强基础护理,使患者的就医体验显著改善,满意度大幅提升。充分展示了全市护理工作者在持续加大护理服务供给,增进患者健康福祉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和实践探索。

■ 持续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出院并不代表治疗的完结,他们仍需护理咨询、护理随访、居家护理指导等延续性服务,以解决出院后的常规护理、专科护理及专病护理问题。近年来,“互联网+护理服务”作为打通专业护理延伸至家庭“最后一公里”的创新服务模式深受社会与公众认可。

目前,全市共有17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1380余名护士面向行动不便的出院患者、老年患者,提供35项医疗护理服务,患者在家即可得到相应的护理服务。

武汉市护理学会理事长付阿丹介绍,随着人们对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熟悉和接纳,逐步扩充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是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医疗机构持续探索的方向。全市已累计为患者提供1万余次该项服务。其中武汉市第一医院护患俱乐部、武汉市中心医院血糖管理、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康复等“互联网+护理服务”特色项目均得到患者广泛好评并获积极推广。

付阿丹说,部分三甲医院还切实发挥优质护理资源的帮扶带动作用,例如武汉市武昌医院开展“急先锋下基层,聚力赋能共奋进”护理下沉帮扶,通过下沉或输出管理、培训、技术等方式,帮助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为基层打造带不走的社区“三甲护理团队”,也扩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辐射范围。

此外,基层医疗单位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也乘上了“互联网+”的东风。硚口区六角亭街道属于老旧城区,一些罹患慢病的老人外出问诊调药十分不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居家远程监测终端结合管理系统,实现家庭医生慢性病管理个性化服务,聚焦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 以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事业发展

随着人民健康水平和对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护士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作用日益凸显。为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护理服务,我市持续加强护理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王莉介绍,针对护理人才培养,我市通过“启航”“导航”“领航”的阶梯式培养模式,分别对入职三年内的新护士实施“强基础”、对专科护士实施“精专业”、对护理管理者实施“提效能”的专项培训。其中,武汉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已完成800余名专科护士的培训工作,涉及老年、重症、康复、急诊和手术等不同科室。

此外,我市通过医联体、对口支援、进修学习、远程培训等方式,帮扶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护理人员技能,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依托国家、省护理质量控制专家,针对我市护理工作重点环节及薄弱环节,制定并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以推进护理服务的同质化进程。

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护理需求的增加,我市面临护士人才短缺问题。付阿丹表示,若要护理服务事业长足发展,发展壮大护士队伍,提升护士专业能力,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加强护士人文关怀等各项工作缺一不可。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的核心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理工作能更加优质、高效、便捷,做到三贴近,即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提升患者的获得感、舒适感、安全感。

为此,我市各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多部门协作的支持保障体系,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贴近临床,同时加强护士人力配备,不断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值班休息和后勤保障条件,让他们能舒心、安心投入工作,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今年是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创新、强基固本、全面提升的重要一年。全市护理工作者将紧紧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这个总体目标,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务实行动加快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健康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