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玉溪日报

创新驱动 数字赋能

滇雪粮油强壮“三品”推动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唐雯霖

走进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滇雪粮油”)今年1月12日建成投产的智能化控制年产15万吨食用油项目生产车间,纵横交错的不锈钢管线与核心设备离心机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智能化矩阵。在主控制室内,两名工人面对电脑移动鼠标下达指令,精准控制设备运行。

在创新驱动和数字赋能的加持下,滇雪粮油立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强壮“三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食用油加工业转型升级向新而行。

增品种——

满足细分市场不同消费需求

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手工榨油,到80年代后历经多次技改实现半自动化生产,再到步入21世纪实施“中国好粮油”项目实现自动化生产,直至现在建成云南省首条智能化食用油精炼生产线,心无旁骛做粮油的滇雪粮油,始终紧随技术变革的步伐不断转型升级。

从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和油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成立高原特色油料加工专家工作站、高原特色油料研究院,再到引进培养60余人的技术人员团队,外聘20余人的高层次研发团队,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展开产学研创新合作,用良心做好油的滇雪粮油,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滇雪粮油董事长刘军介绍,基于生产技术和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带来的支撑,企业紧跟细分市场的需求变化,持续开发适应不同年龄阶段、满足不同烹饪要求,具有高原特色的功能性食用油。企业从最初只能生产一个等级一个单品的菜籽油,到现在产出三个等级多个品种菜籽油,推出核桃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产品,形成了30个系列107个规格的产品体系。

通过强化产学研创新合作,滇雪粮油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云油杂51号”品种,在全省首家推出高油酸菜籽油;引种“云油杂12号”品种,在全国首家推出高维生素e菜籽油。两款新产品的问世,带动了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油菜种植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了企业产品结构,满足了高端食用油消费需求。

提品质——

从放心安全向健康生态演进

据介绍,随着智能化生产线建成投产,滇雪粮油生产技术装备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在先进装备加持下,公司实现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高效去除脂肪酸和塑化剂,质量全过程智能化控制,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品质。

为了塑造“放心油好品质”的产品特质,滇雪粮油持续投入上千万元,建成自动化产品质量检验室,强化质量检测控制,构建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了全产品系列检测全覆盖,做到第三方抽检和国家飞行检查产品100%合格。

立足玉溪,面向全省,建成40万亩油菜种植基地;全面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撑,大力推动“三品一标”基地建设。在抓好生产基地质量控制的同时,滇雪粮油结合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特点,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原料种植基地建设上,做到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品质。

刘军认为,只有抓好原料种植和生产加工两个基地,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食用油全产业链条,持续推动原料种植基地化、生产加工智能化、质量控制体系化,滇雪粮油才能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从放心安全向健康生态演进。

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每一项荣耀都是滇雪粮油坚持专精特新发展之道,追求卓越品质的写照。

创品牌——

让市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只有通过品牌引领,才能推动增品种壮大产业,提品质增效产业。”刘军说,“‘用良心做好油’‘心干净、油干净、事业干净’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企业托起‘中国好粮油’的坚实保障。”

每年超过1.2亿元的原料收购款从不拖欠种植户,每年不少于销售利润3%的研发投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的品牌推广投入持续保持营销热度。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再到销售市场,滇雪粮油坚持把基地做优、把工厂做美、把服务做细、把人品做好,让“滇雪”和“菜家村”品牌入列云南省名牌产品、云南省著名商标,将“滇雪”品牌塑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立足品牌引领发展,目前滇雪粮油形成了年产30万吨加工及罐装、年仓储10万吨的产能规模。通过控股和并购,在昆明和广西设立两个分公司,产品销量占据云南省近三成的市场份额。2023年,滇雪粮油实现产值超过30亿元。

中国食用油料加工企业50强、中国油菜籽加工企业10强、云南省企业100强、云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这是滇雪粮油坚持品牌引领发展谱写的辉煌。

到2025年,用三年时间实现营收突破35亿元;到2028年,用六年时间实现营收60亿元;到2031年,用九年时间实现营收100亿元。滇雪粮油正紧扣企业“369”发展规划,以品牌引领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粮油大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