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柳州日报

与猛兽为伴的勇者

——95后“宝妈”哺育小狮子辰柏长大的故事

小狮子安逸地躺在憩架上。

小狮子想与“宝妈”亲密互动。

“啪啪啪……”“等一下,我的宝,食物马上就来啦。”5月13日,在柳州动物园育幼室内,已经迫不及待想享受美食的小狮子辰柏用脚掌拍打着操作隔间的门,催促着“宝妈”备餐提速。

小狮子有两位“宝妈”,她们名叫周恬和邓昕竹,是95后的年轻人,她们因为喜欢动物,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动物医学专业,其中邓昕竹今年才刚加入动物园的兽医团队。

“小狮子刚出生就被母狮弃养,只能转为人工哺育。人工哺育猛兽幼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周恬说,“小狮子刚出生就被弃养,因此身体情况不好,晚上要每隔3至4个小时起床给它喂奶,还要24小时观测它的体温、呼吸和心跳,根据它的身体情况,随时调整保温灯的强度和暖片温度。”

虽然照顾小狮子费时又费力,但是两位“宝妈”乐在其中。她们每天8时许给小狮子切肉、调配营养剂,早上和下午分两次喂食小狮子和打扫笼舍,小狮子使用的毛毯、玩具也会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照顾小狮子就像养了一个儿子,总是会担心它吃不饱、爬憩架会摔倒等。第一次感受到它对我情感上的依赖是在它满月时。它突然听到尖锐刺耳的声音后,迅速跑到我的身边求抱抱和撒娇,之后它要在安抚中才能消除紧张的情绪。”周恬说。

在与小狮子朝夕相处中,两位“宝妈”也渐渐摸索出与猛兽幼崽的“相处之道”。

“小狮子仍具有天生的动物野性,它会绕背观察和‘突袭’你。”邓昕竹说,“小狮子会把照顾它长大的人类当作‘妈妈’,而动物之间会进行一些撕咬的亲密行为,如果人类照顾它时是背对的姿势,就会因为它发起的撕咬亲密行为受到伤害。”

动物与人类有着不同的语言,但双方在相处时能用感情跨越物种的区别进行有效“翻译”。

身体放低和后脚擦地说明它准备起跑,身体坐到“宝妈”脚背,双手抱腿说明在撒娇,袒露腹部说明你是值得信任的人……“宝妈”经过4个多月的哺育,逐渐通过肢体读懂了小狮子的语言。小狮子则开始从“宝妈”声音的语调、语气中判断出意思,并能听懂响片,做出蹲、坐等简单的指令动作。

周恬说:“哺育小狮子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成就感,希望通过讲述与小狮子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动物的队伍之中。”

全媒体记者 覃珩 报道摄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