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二代寻找自己的关键,恰恰在于,他们需要在自己作为既得利益者的身份面前保持坦率的态度。 」

近日,欧阳娜娜工作室晒出她在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毕业照。然而网友却发现,在毕业典礼上,欧阳娜娜拿的并非学士学位(bachelor degree),而是一般文凭(diploma)。不少网友因此质疑她“留学六年,归来仍是大专”。

面对这些争议,欧阳娜娜录制了一段7分钟的视频进行回应。在视频中,她解释了文凭和学位的差异在于,是否选修文化课部分。她坦言,对于自己而言,由于时间相当宝贵,生活及事业的各方面也早已做好规划,所以才会选择只拿diploma文凭。


(欧阳娜娜在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典礼截图)

针对网友指出她花了六年才拿到一般文凭(diploma),欧阳娜娜表示她在这六年中曾中休学三年,期间她做了发行专辑、上综艺等有意义的事,虽然比同年龄的人晚一点毕业,不过都是“自己的选择”,并不会因此感到羞耻。

欧阳娜娜表示相当感激有机会能选择自己人生的道路,甚至聊到未来有机会和学校合作,帮助需要协助的国际学生。她也借着自身经验勉励所有人:“人生是走山路还是走花路,都取决于你自己”。


(欧阳娜娜视频回应截图)

早在此前,欧阳娜娜就因为“外表甜美、家境优渥、天才大提琴手”等标签,在互联网上被营销“哪个女孩不想成为欧阳娜娜”。彼时,她所收获的更多是质疑和嘲讽。而在欧阳娜娜的此段回应后,不少网友表示:直到现在,我才真正开始羡慕欧阳娜娜。

欧阳娜娜的叙事背后,更像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少女成长故事,不仅关乎着“个体的成长”,更照射着“群体的成长”。

01

成长的起点:完美叙事的建立与崩塌

除了当前围绕“文凭”的争议,欧阳娜娜的成长之路似乎总是伴随着外界的质疑。从被陈思诚发掘出演《北爱》时的清纯少女,到“鹿小葵”角色被全网调侃为傻白甜,再到她通过vlog的形式向网友展露生活,成为vlog界的鼻祖,亦或是因为和男明星相处方式被网友批评“太会撒娇”,她的种种争议似乎都无法摆脱“星二代”的标签。


(欧阳娜娜vlog截图)

“星二代”的标签佐证着“社会资源的分化”。

“星二代”承袭了来自父母的财富、地位和名声,这些优越的社会资源和机会使得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先赋优势。

所以当“星二代”出现时,其成长的起点,往往都是伴随着质疑。星二代似乎成为了一种枷锁,印证着关乎完美叙事的建立与崩塌。

与欧阳娜娜相类似,长久以来,“星二代”一直都是活跃在娱乐圈舆论场上的热门标签。

日本著名演员木村拓哉和工藤静香的次女木村光希,从出道伊始就被冠上了“地表最强星二代”的称号,她游走在顶配资源中,却因为“没作品”而陷入争议。

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她的穿着打扮、成长轨迹和家庭相处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此前,其所开设的专栏《陪你多读书》,作为高二学生的她,在多处出境画面中读错基本常见汉字,而被网友调侃“学霸人设崩塌”。


(“黄多多读错字”引发网友热议)

毋庸置疑,媒体的参与在“星二代”的质疑与争议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媒介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星二代,“资源”、“父母”、“人脉”成为不可避免的词汇,媒体所刻画的星二代有着一个关乎完美的“模板形象”,他们或是借助父母光环“赢在起跑线”,或是凭借自身天赋成为“别人家的小孩”。

与此同时,媒体的营销下的种种“星二代人设崩塌”的现象恰恰迎合了受众心目中对于纨绔子弟的“刻板印象”。与寒门子弟刻苦读书的“逆天改命”不同,纨绔子弟通常被认为是“锦衣玉食”生活下的“一代不如一代”。

媒体语境下建构的“星二代”,既通过建立一个完美的“固有形象”贴近受众,创作了光怪陆离的“星二代”叙事,又借助“星二代”形象崩塌来释放久积在人们心中关于纨绔子弟的负面情感,并引导舆论,最终构建了“刻板印象”的堡垒。

然而在关乎完美的模板叙事下,没有任何一种生活能够经受住聚光灯下的审判,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原样。这也就不难理解此前因为“完美人设”而频频翻车的欧阳娜娜,她正是作为一种符号,成为了营销“完美星二代”与“星二代翻车”套路中的牺牲品。

02

成长的注脚:解开创造自我的难题

当星二代失落于曾由家庭与媒介联手打造的完美叙事崩塌时,他们普遍的挑战在于解答一道名为“摆脱与创造”的难题。换句话说,如何摆脱父母的光芒和庇护,创造属于自己的叙事。

关于“摆脱父母,创造自我”的难题,星二代们一直都在解题路上。

最有名的莫过于谢霆锋在拿到金像奖影帝时的战斗宣言,他称自己花了很多年和心血,才能够在众人面前撕下“谢贤之子”的标签。陈飞宇也在某颁奖典礼上发出“豪言壮志”:希望两年后,或者几年后,别人能说,你是我爸。虽然他在这番豪言壮志下的口误为其增添了一份滑稽,但也不难看出星二代的普遍困扰。


(陈飞宇称希望摆脱父母标签)

布尔迪厄将“资本”分为四种类型:经济资本(财富、产权)、文化资本(学识、文凭)、社会资本(社会关系、人脉)和符号资本(荣誉、声望)。

明星父母在业内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其将资本优势借由代际传递给星二代时,星二代们身世显赫、生活优越、人脉广泛,能够轻易获得常人所不能获得的机会,不折不扣地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然而,在很多时候,面对公众的争议、面对媒体的营销、面对完美叙事的崩塌,借由父母所积累的资本有时也会成为自己的负累。而这其中所蕴含的最大难题在于,找到自己。

郭德纲之子郭麒麟,在专访中坦诚地提到“郭德纲儿子的头衔,既是一份荣幸,也是一份挑战”。而他也凭借《庆余年》范思辙一角受到大众喜爱,许多人认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了“星二代”的标签,积极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伊能静的儿子庾恩利,被大家称为“另类的星二代”,除了庾恩利经常以奇特的造型和装束示人,更源于他以足够开放的态度接受质疑、坦然感谢星二代所带给自己的光环,同时还输出了对于劣势群体的关照和理解。


(庾恩利关于星二代身份的坦率态度)

星二代寻找自己的关键,或许恰恰在于,他们需要在自己作为既得利益者的身份面前保持坦率的态度。同时也不囿于这层身份,而将自己局限,与社会大众形成对立的壁垒,而是越过这层隔膜,为这隐藏在这层隔膜之下的社会负面情绪输出同理心,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个性与天赋。

此次,欧阳娜娜面对多年的质疑,首次为自己发声,她也第一次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者身份”,她表示十分感激能够有机会选择自己的人生,她也更进一步跳脱了小我的框架,为更加广泛的社会群体提供自己的解题思路——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编剧,这也不失为一次“成长的见证”。

03

群体的成长:为何羡慕当下的欧阳娜娜?

关于星二代的讨论,除了关注他们自身争议和个体成长,“星二代”人物背后的大多都议题将矛头指向了由身份带来的特权以及由社会流动不畅造成的阶层固化问题。

由于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而个体间的差异会造成不同个体获取这些稀缺资源的能力千差万别。在当下,网友们往往认为,种“差异”的根源,隐藏在家庭的原始财富积累、生长环境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父母的教育模式上。

例如,此前在互联网上掀起的一系列关于“投胎顶配”的讨论。最初,投胎的顶配聚焦于“一生顺遂的江浙沪独生女”,它指代着网友们对于“富足家庭”的想象;后来,投胎风刮到了“东北独生女”,网友们认为,东北女孩纵然没有富足的财富累积,也享受着全家的宠爱与呵护。


(网友热议“投胎顶配”)

无论我们如何看待互联网掀起的关于“投胎顶配”的讨论,人们的诉求总是希望人生能够充满松弛感。正如此前走红的“人生易如反掌”表情包所展现的那样,这份松弛感背后的核心,或许正是人们希望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可掌控性,不论是生活样态,还是生活地点,抑或是职业模式。


(走红网络的”人生易如反掌“表情包)

然而,“人生的掌握感”或许需要认识到“深入了解自我”与“盲区追求外界认可”之间的差异,或曰鸿沟。

当我们花费了足够多的时间去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的天赋之后,我们会在心中建立对自我的评价体系,形成自我的清晰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逐渐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情感交流,才能不被社会时钟裹挟、社会的迷茫基调侵袭。

而我们不够了解自己时,这份评价体系掌握他人的手中,我们借由他人的看法来定义自己的存在。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卷工作经验并盲目羡慕他人的家庭,也会认为自己不具备做好一件事的能力,我们会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选择之前”,而不是“选择之后”。

所以,人生的掌控感,从来不在家庭,也不在地域,而在自己的手中。


( 欧阳娜娜视频回应截图)

网友在面对欧阳娜娜的回应时表示,这一次我才真正羡慕欧阳娜娜。或许这份羡慕正是她具有“掌握自我人生”的能力。

然而,欧阳娜娜的也并非从一开始就在掌握自我的人生。或许她并没有像公众期许的那样成为“大提琴天才”,也正是因为这份标签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评价。而经过的媒介的审判和网友的质疑之后,欧阳娜娜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的价值与自己想做的方向,哪怕只是一个“网红vlog博主”,却也一直在认识自我的路上。

而我们也能在欧阳娜娜的成长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纵使被外界营销的“天才少女”也会陷入寻找自我的迷茫困境,也逐渐接受自己的能力局限。

所以,或许有一节课,我们已经缺席了许久,这门课不在学校的教室里,也不在冰冷的说教里,而在生活的细微处、他人的交往中。

而这门课叫做:认识你自己,接纳你自己。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

1. 方玉瑶.文化视域下的“星二代”传播反思.[J].新闻前哨.2015,(04);50-5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