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以喜歡巡幸著稱於史,最出名的是六次南巡江浙、幾乎每年都有的北巡蒙古及數十次熱河(承德)木蘭秋獮,此外三次東巡東北以及西巡。或說西巡二次,一次是指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初六日至五月十六日親征噶爾丹,出塞至山西、陝西、寧夏而返期間還檢閱了寧夏等地的駐軍。另一次是四十二年(1703)十月十一日至十二月十九日途經直隸、山西、陝西抵達西安之行主要是觀覽民風、考察吏治、檢閱軍旅。由於三十六年的西行是爲了與噶爾丹作戰,屬於“行兵寧夏”,不是正式的巡幸。所以真正的西巡應該只是四十二年這一次。

有學者從清朝經營西北邊疆的角度論述到康熙帝的西行,目前還沒有康熙帝西巡的專門研究,說明這一問題尚未引起學者的重視。以往人們簡單提及康熙帝西巡依據的資料基本上是《清聖祖實錄》的概括性記載,隨着起居注、奏摺資料的出版,我們可以瞭解到西巡更多的細節。特別是我們可以從更新的視角看待康熙帝的西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