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数据显示,腾讯一季度营收增长6%至1595亿,这个营收增速虽然一般般,但是利润倒是爆发了。

腾讯一季度的毛利、经营利润(non-IFRS)和净利润(non-IFRS)增长23%、30%、54%,明显跑赢营收。而且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腾讯已经持续六个季度实现利润增速大于毛利增速、毛利增速大于营收增速。‍‍‍‍‍‍‍‍‍‍

腾讯一季度净利润总额为502.65亿元,这也是腾讯历史上首次单季度净利润突破500亿元大关。近期腾讯股价也随着港股反弹而创下年内新高,在400港元上下徘徊。‍‍

01

可以发现,阿里和腾讯在经营上出现了明显分化。

在《阿里又向社会输送了不少人才》一文中我们提到过,阿里一季度通过牺牲利润来实现增长,在“用户为先”的战略下,阿里正在唤回性价比消费者和中小商家,导致阿里大部分业务的利润率都明显下滑。总的来说,淘天正在实现一场业务转型,以应对拼多多和抖音电商的冲击。

但腾讯更加看重盈利水平,即使有视频号这种重量级的业务,也并没有贸然砸入大量资源,反而视频号为腾讯带来了大量利润,这让整个公司的经营更加稳健。‍‍‍‍‍‍‍‍‍‍‍‍‍‍

具体来说,腾讯一季度的网络广告收入增长26%至265亿,官方表示主要是受到视频号、小程序、公众号、搜一搜的拉动,另外腾讯也透露视频号用户时长同比增长80%。

增值服务业务基本稳定达786亿元,其中游戏业务稍微有点难看,收入同比微降0.4%至481亿,但游戏业务依旧贡献了腾讯30%收入。

但显然,腾讯今年年初猛砸钱的《元梦之星》总体未达预期,依旧被网易《蛋仔派对》碾压,现在看来似乎短期难以超越。

实际上财报显示,本季度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同比增长7%,基本就来自于《元梦之星》的宣发。但在财报中腾讯极少提及《元梦之星》的情况,说明恐怕数据并不好看,腾讯对其的优先级恐怕也在下调。(详见《《元梦之星》做的是你孩子的生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将会在5月推出《地下城与勇士:起源》(DNF 手游),市场对这款游戏期望颇大,或许将会成为腾讯下一个爆款游戏。

但不管怎样,《元梦之星》的失利让腾讯游戏业务已经稍显乏力,马化腾此前也曾批评过腾讯的游戏团队,游戏业务要重获高速增长恐怕也是一场硬仗。

另外,腾讯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2B业务)在一季度增长7%至523亿元,增速相对去年下滑明显,腾讯说主要是线下消费放缓所致,不过企业服务增长不错,主要是由于云服务和视频号商家服务费增长所致。‍‍‍‍‍‍‍‍

02

下面主要说一下视频号的问题,视频号无疑是腾讯未来最大的业务重心,也被马化腾说是全村的希望。‍‍‍‍

我们最初并不太看好视频号(详见《我为什么不看好视频号》),主要原因是用户使用场景、账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在微信中难以调和,尽管现在视频号势头不错,但我们在2020年对于视频号的不少分析,可以说是依旧没有过时。

2022年微信公开课中,微信官方表示“视频号要成为微信体系内最原子化的内容组件”,其实也就是通过微信流量来带动视频号,目前来看效果确实明显。

本季财报中腾讯提到视频号用户时长同比增长80%,按照此前腾讯官方数据推算约在60分钟左右,同时视频号用户时长已经超过朋友圈的两倍。

可以说视频号是腾讯增长的一大源泉,能够有效激活广告业务、游戏宣发和2B企业服务业务。在本次财报中,视频号出现了十次之多,可以看出腾讯的重视程度。‍‍‍‍‍

总体上我们认为,视频号的增长和广告业务变现应该不大需要担心。一方面腾讯在举微信之力扶持视频号,再加上视频化的内容消费趋势,视频号的流量显然还会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商业广告也很容易嵌入视频号的用户场景中,只不过张小龙肯定会考虑广告加载率和用户体验的平衡,不太可能会像抖音那样放那么多广告。

但电商体系搭建恐怕还是视频号未来的难点所在,目前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视频号电商感知不强,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视频号电商也没有明显的标杆案例,从腾讯自身的角度来看,电商需要重运营团队,可能与腾讯的组织文化也不算太匹配。

也就是说,视频号第一场“流量仗”已经问题不大,内容体系算是搭建了起来;但第二场“电商仗”恐怕才是一场硬仗,腾讯难以轻松获胜。

不管怎么说,作为微信生态内容创作者,我们今年公众号矩阵流量已经增长近100倍,也希望视频号接下来能越来越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传播体操”(ID:chuanboticao),作者:侯旭,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