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5月1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当前,山东基本构建起部门协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体系,持续完善数据共享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意识不断提升。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濒临渤海与黄海,辖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优良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山东又是工业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压力很大、责任很重。为此,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生物多样性涵盖生态系统、物种、遗传资源等,涉及的要素和领域众多,全省各级政府、各部门密切协同、合力推进。”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管言明介绍,我省已基本构建起了部门协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体系。2023年,我省出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是全国首部陆海统筹的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同时,积极开展“绿盾”“昆仑”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内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涉及野生动物、森林、古树名木、线上非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

摸清家底,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步。我省扎实开展本底调查,完成了黄河三角洲、泰山—徂徕山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黄河口海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连续三年开展了全省重点河湖水生态调查,摸清了全省六大流域水生态本底状况,掌握了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演变趋势。开展了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完成了全省数据汇交,野生动物资源底数基本明晰。各市累计对26个重点区域开展了本底调查,逐步摸清本地生物多样性情况。

当前,我省初步构建起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启动野外长期调查监测样地建设,初步构建了覆盖全省136个县域,涵盖森林、草地、海洋、湿地、水体、农田和城乡7种样地类型的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体系,布设样地527个。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平台,用于整合各部门、各地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数据,实现基础数据互通共享,为科学精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全民参与。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意识为目标,我省建立健全多层次、全覆盖、多元化的生物多样性宣传科普体系,不断探索拓宽公众参与途径。

又讯 5月16日,山东省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作为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微山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正式揭牌。

该体验地是北方地区首个由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主导建设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场所,依托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而成。体验地在保留原有生态格局的基础上,融合新设施与自然环境,创新科普宣教方式。通过实地体验和科普教育,为青少年和儿童提供丰富的自然教育机会,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水平。

活动现场发布了由省生态环境厅编制的《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全面展示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和实践。(张文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