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夸赞:“你真贤惠!”

贤惠,向来被看作是女性的一种美德。但在现实婚姻中,“贤惠”却有可能成为,婚姻不幸福的隐形“杀手”。

当然,这并不是说贤惠本身有错。而是说,过度的贤惠往往会让婚姻的天平失衡。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叫贤惠?

贤惠通常是指,那些勤劳、善解人意、能够照顾好家庭的女人。

这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但当贤惠变成了单向的付出,得不到任何的回报和理解时,问题就出现了。01

贤惠,往往意味着过度承担

梅子就是一个,典型的贤惠妻子。

每天,早早起床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然后上班。下班后还要赶回家做晚饭,辅导孩子作业,照顾年迈的公婆。

她老公则每天下班后,直接回家吃饭,然后看电视、玩手机,很少参与家务,更别提管孩子了。

梅子觉得,身为女人,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就应该贤惠,应该承担这些责任。

可是,这样马不停蹄的日子过得久了,即便是铁人也会觉得疲惫。

梅子觉得越过越累,心里堆积了越来越多的不满,满到不由自主的就会流淌出来。

她对老公的抱怨一天比一天多,从老公下班进门开始,她就抱怨个不停,一直唠唠叨叨,直到闭上眼睛睡觉才能消停。

梅子自己没感觉,但老公的厌烦显而易见,两个人的关系眼见着越来越紧张。

所以,当你认为的“贤惠”,就是一个人承担所有家庭责任时,这种不平衡,往往会导致婚姻的不幸福。

波伏娃曾说:“一个人的自由度,取决于他的经济独立程度。”

在婚姻中,经济独立固然重要,但情感和精神上的独立与平衡,一样不可缺少。

女人再贤惠也要明白,家庭责任应该是夫妻共同承担,而不是你一个人付出所有。02

贤惠,往往会掩盖真实的沟通需求

华姐也是个贤惠的妻子,她总是任劳任怨的为家里付出,就算心有不满,就算再怎么累,也从不说出来。

因为她觉得,贤惠的妻子就应该默默承受,不应该有任何抱怨。

但不满的情绪,长时间压在心里,让她越来越不快乐。老公因为不知道她的真实感受,也从未做出过相应的改变,这让华姐更不满。

好的婚姻,需要随时随地的沟通,不只是吃喝拉撒的日常,还包括内心的感受与需求。

但是,过度的贤惠,会让女人有意无意的自我压抑,却都放在心里,努力去维持一种贤惠的表面。

只是,这种不听压抑的做法,总有一天会爆发,反而会伤害夫妻间的感情。

夫妻过日子,要像一个团队一样,随时沟通,紧密合作,才能越过越有滋味。03

贤惠,往往会降低自我价值感

很多女人在结婚后,把老公和孩子放在首位,所有生活的重心都围着家里转。

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上班下班,洗衣做饭,不再跟小姐妹聚会,不再逛街,甚至不再收拾打扮。

每天沉浸在没完没了的家务中,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把老公和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却唯独忘了照顾自己,甚至迷失了自我。

她们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再无其他。

但这种生活方式,显然是危险的。

如果某一天,婚姻出现了变故,立刻就会觉得天都塌了,甚至觉得活着都没有意义了。这对女人来说,无疑是最为可悲的。

爱因斯坦曾说:“不要试图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努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在婚姻中,贤惠当然是一种价值,但这不应该是女人价值的全部。

过度的贤惠,只会让女人失去自我,甚至影响到婚姻的幸福感。04

贤惠,不应成为隐忍的借口

有些时候,贤惠也会成为一些女人,在婚姻中隐忍不幸的借口。

她们会对自己说:“我是贤惠的妻子,我应该忍受这一切。”

但这种心态,其实是对自己的不公。

无论何时,婚姻都应该是平等的,贤惠并不意味着,要无条件地忍受不公和伤害。

马丁·路德·金曾说:“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在婚姻中,面对不满和失望,贤惠的女人也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尝试改变,而不是一味地隐忍。

所以说,婚姻不幸福,有时候并不是因为缺乏贤惠,而是因为你太贤惠了。

婚姻中,我们一定要保持自我,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与伴侣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去创造幸福的婚姻生活。

贤惠是一种美德,但不该成为束缚你的枷锁,任何时候,你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

相关文章